地震破坏力最大的波是什么波 地震破坏性最强的波是哪种波

地震破坏力最大的波是什么波
地震破坏力
是面波 , 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 。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
地震被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 , 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 , 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
最先感受到地震波的是什么波
最先感受到地震波的是纵波 。
地震波主要分为横波和纵波,在地表附近纵波体现为上下震动 , 横波体现为横向震动 。两者从震源向地表传播的速度不同,纵波的速度明显大于横波,一般来说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上下震动的纵波 。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 , 最先到达震中 , 又称P波 , 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
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
地震波的地震共振
概念解释
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有时可使地震能量汇集于一地质构造中,如冲积河谷,因为那里在近地表处有较软岩石或土壤 。稍后将讨论的1985年墨西哥城和1989年洛马普瑞特地震时严重破坏的特殊分布区可以用此原因解释 。其效应与在一个屋子里面声波能被墙多次反射形成回音汇集能量一样 。在地震时,P波和S波从远处传来,折射入谷地,它们的速度在刚性小的岩石中减低,它们在谷底下传播直到接近谷边缘时,部分能量折射回到盆地中 。这样,波开始往复传播,类似池塘中的水波 。
不同的P波和S波交织,回转的波峰叠加在射入的波峰上,引起幅度的变化 。这时每一叠加波的相位是关键 , 因为当交切的波位相相同时能量会加强 。通过这种“正干涉” , 地震能量在某些频率波段汇集起来 。如果没有波的几何扩散和摩擦耗散 , 即振动的岩石和土壤使一些波能转化为热,波的干涉造成的振幅增长真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
地震发生
可以从另一种角度去认识在限定的地质构造中地震波的效应 。如同在池塘里看到的交叉水波一样 , 干涉的地震波可产生驻波 , 表观上,干涉波似乎站住不动了,地面似乎纯粹作上下震动 。同样地 , 当弦乐器如竖琴的弦被拨动时,也产生驻波 。一般来说,地震时 , 往往在一河谷或类似的构造中激发许多不同频率和振幅的P波和S波,松软土壤能增强在许多频段上的运动,与音乐中的情况一样,产生显着的泛音或高阶振型 。如果布设足够的地震波记录仪器,有时能够识别出这种泛音 。
具体案例
【地震破坏力最大的波是什么波 地震破坏性最强的波是哪种波】自18世纪起数学家们分析了一个弹性球的振动 。1911年英国数学家勒夫(Love)曾预计,一个像地球同样大的钢球将具有周期约一小时的基本振动,并将有周期更小的泛音 。然而在勒夫的预言过半个多世纪以后,地震学家对即使是最大的地震是否真具有足够的能量去摇动地球,并产生深沉的地震音乐仍然没有把握 。不难想象,地震学家们首次观测到地球自由振荡时是如何惊喜若狂 。1960年5月智利大地震时 , 在世界各地当时仅有的少数特长周期的地震仪上 , 清楚地记录到极长周期的地震波动持续了许多天,测得的振动最长周期是53分,与勒夫预计的60分相差不多 。这些地面运动记录的分析首次给出了明确的证据 , 理论上预计的地球的自由振荡确实被观测到了 。

地震破坏力最大的波是什么波 地震破坏性最强的波是哪种波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