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破坏力与震源深度的关系 地震破坏力和震源深度之间的关系

地震破坏力与震源深度的关系
震源深度越浅,破坏力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是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原因之一 。
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 。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
【地震破坏力与震源深度的关系 地震破坏力和震源深度之间的关系】震源简介
在地震学中 , 震源是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断层开始破裂的地方,震源向上投影到地表即为震中 。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 。它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 。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 。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称人工震源 , 如人工爆等 。
一个震源是不会移动的 。每次地震包括主震和每次余震都会有不同位置的震源,这些不同时间的震源位置叠加在一起就可以看出震源的分布 。
震源分类
天然地震震源和人工爆破震源的性质有很大区别 。一般而言,天然地震主要发生在断层上,以剪切错动为止;而人工爆破震源却是以一点为中心向周围膨胀的过程 。采用地震波形资料进行地震矩张量反演,人们可以大致地区分这两种震源的特性 。
震源强度
强度达到黎克特制8级的地震,平均每年只1次,7级则有18次 。通常震级愈高,破坏就愈严重,但震源深浅也对破坏程度起关键作用 。震源浅 , 影响面积会小些,但在受影响范围内的强度就极大;震源深,影响面积会较大,但造成的破坏却相对较少 。
我国著名大地震
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于2017年08月08日21时19分46秒,地震震级为7.0级 。震中位于九寨沟核心景区西部5公里处比芒村 。截至2017年8月13日20时,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 。截至8月12日8时0分,共记录到余震总数为2903次,其中6.0~6.9级地震0次 , 5.0~5.9级0次,4.0~4.9级3次,3.0~3.9级26次,最大余震4.8级 。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地震发生于2017年8月9日早7时27分,地震震级为6.6级,震源深度11公里 。造成32人受伤 , 其中2人重伤,142间房屋倒塌,1060间房屋受损 。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在2021年05月22日02时04分发生7.4级地震 , 震源深度17千米 。青海玛多地震最高烈度为10度;6度区及以上面积约53704平方公里,共涉及青海省3个市州7个县32个乡镇,四川省1个州1个县4个乡 。震后花久线(花石峡至久治)的昌马河大桥坍塌 , 桥面断成数截 。本次青海玛多县7.4级地震受损高速公路2条(G0613西丽高速共玉段、G0615德马高速花久段),受损路基路面共计227公里、桥梁22座、隧道4座;受损国省干线公路5条(G214西澜线、G227张孟线、G572贵乌线、G213策磨线,S219花久线),受损路基路面共计172公里;受损农村公路共计463条(长度7215公里,桥梁190座) 。截至2021年5月24日10时,青海地震台网共记录到余震1872次 , 其中5.0-5.9级地震1次,4.0-4.9级地震10次,最大余震为5.1级 。余震的空间分布长度达170公里,但时间上呈衰减特征 。
青海玛多7.4级地震是汶川地震之后中国发生的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 。由于震中人烟稀少 , 并未造成灾难性的人员伤亡 。

地震破坏力与震源深度的关系 地震破坏力和震源深度之间的关系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