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频率异常的原因_排便频率异常是怎么引起的


排便频率异常的原因_排便频率异常是怎么引起的

文章插图
导读:排便频率异常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排便频率异常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1.急性腹泻的病因 肠道感染,包括食物中毒在内,是引起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可分为:
(1)细菌感染:
①细菌性痢疾:起病较急,常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 可伴恶心与呕吐 。腹泻特征为黏液脓血便,每天次数不等 。显微镜下发现大便中含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大便培养可发现痢疾杆菌 。
②沙门菌属感染:多有不洁饮食史,常有腹胀、腹痛与腹泻症状 。大便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 , 少有脓血,大便每天3~5次不等 。大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沙门菌或伤寒杆菌等) 。
③大肠埃希杆菌性肠炎:常有不洁饮食史 。起病较急 , 可有畏冷、发热及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呕吐 。腹泻多以水样便为主,也可有黏液和脓血 。大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
④小肠弯曲菌感染: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中上腹部疼痛伴有腹泻,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要表现 , 抗生素治疗效好 。
⑤小肠、结肠耶尔森菌感染:临床表现与弯曲菌感染大致相似,腹泻等症状常较轻 。
⑥肠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起病较急,可有畏寒、发热、腹痛与腹泻等症状 。腹泻以稀便为主 , 可伴有少量黏液脓血,大便培养可确立诊断 。本病常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或外科大手术后发生 。大便培养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 。
⑦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现多认为与产气荚膜杆菌或魏氏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有关 。起病较急,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较重 , 腹痛较剧烈且可遍及全腹,可为持续性痛或阵发性加剧 。早期腹泻可为稀便或水样便,每天10余次不等,继而可带血,重者大便可呈血水样,常伴有畏冷、发热、恶心与呕吐等症状 。本病以青少年多见 。
⑧假膜性肠炎:系在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发生,也可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多因肠道继发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所致 , 该菌的毒素对肠黏膜有损伤作用 。临床特点为大便次数多,重者每天可达20次以上,粪便可有黏液脓血,甚至呈血水样,有时可排出呈蛋花样的假膜,常伴有发热、心悸、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压等全身中毒症状 。大便作厌氧菌培养时可发现致病菌 。甲硝唑、万古霉素等治疗有效 。
⑨霍乱:系霍乱弧菌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 轻者症状较轻,常为水样泻,每天数次不等 , 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大便次数更多,大便可呈米汤样,患者常有发热、脱水、低血压等全身中毒表现 。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
(2)原虫与寄生虫感染:
①阿米巴痢疾:起病一般较急,常有发热、腹痛及腹泻等症状,腹泻每天数次至10余次 , 大便伴黏液脓血 , 有时大便呈暗红或果酱样,量较多,具恶臭 。新鲜大便检查如发现阿米巴滋养体即可确诊 。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有效 。
②急性血吸虫?。阂话惴⑸诔醮胃腥敬罅垦嫖豺收撸?常有畏寒、发热、腹胀、咳嗽、腹痛与腹泻等症状,腹泻并不严重,每天3~5次不等,可为稀便或带有黏液 。末梢血中嗜酸性细胞增高 。如果患者是反复多次感染,则常伴有肝脾肿大等表现 。
③梨形鞭毛虫感染:大便每天3~5次,多为稀水样便或稀便,少有黏液 。粪便中找到鞭毛虫即可确诊 。甲硝唑治疗效好 。
④滴虫感染:肠道滴虫感染也可导致腹泻,大便每天数次不等,以稀便为主,可带黏液 。
(3)病毒感染:多见于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可有腹痛、腹泻等,腹泻每天数次不等,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 。
(4)真菌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中晚期,患者肠道可发生真菌感染,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形成而导致腹泻 , 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轻者为稀软便可伴黏液 , 每天数次不等,有时大便呈蛋清样表现;重者大便可呈黏液脓血样 。粪便常规检查找到或培养发现致病的真菌时可明确诊断 。
(5)食物中毒:
①进食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嗜盐杆菌或肉毒杆菌等污染了的食物后,可出现发热、腹痛、呕吐、腹泻及脱水的症状,称之为食物中毒 。患者大便可呈稀便或水样便,常伴有黏液 , 少数可有脓血 。
②服用了毒蕈、河豚鱼、较大的鱼胆及其他有毒化学性毒物,如毒鼠药、农药等可发生腹泻 。腹泻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 , 少有脓血,可伴有呕吐、腹痛等症状 。上述各种毒物除腹泻外,尚有其各自的特殊症状 。
(6)变态反应:如食物过敏(牛奶、鱼、虾、海鲜产品等)可引起腹痛、腹泻;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可伴有肠蠕动增快而发生腹泻 。腹泻特点常以稀水样便为主 , 常伴有腹痛 。
(7)药物:多种药物可导致腹泻,如红霉素、氢氧化镁、新霉素、林可霉素、硫酸镁、山梨醇、甘露醇、5-氟脲密啶、利舍平(利血平)、普萘洛尔(心得安)等,这些药物导致腹泻的机制不尽相同;某些化学物质如磷、砷、汞及酒精中毒等均可导致急性腹泻 。腹泻常以稀便和水样便为主,常无黏液脓血 。
2.慢性腹泻的病因 引起慢性腹泻的病因甚多 , 一般而言,可分为以下七方面 。临床上因慢性腹泻较多见,故对有关疾病的特征作简要阐述,以资鉴别 。
(1)肠道感染:是引起慢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 。
①细菌感染:
A.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未彻底治愈可演变为慢性,亦可在慢性基础上呈急性发作,表现为每天大便3~5次不等,可伴黏液、脓血,多有里急后重感,少数患者有左下腹疼痛 。慢性菌痢时大便培养阳性率较低,一般只有15%~30%,故应反复多次培养始能发现致病菌 。
B.肠结核:多见于青少年和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本病的好发部位是回肠末端或右半结肠,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症状,常与便秘交替出现 。腹泻的特点是粪便呈糊状或水样,每天3~5次不等 , 重者可达10次以上,常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
②原虫和寄生虫感染:
A.慢性阿米巴痢疾(亦称慢生阿米巴肠炎):大便每天3~5次,呈糊状和稀水样,可伴有黏液或血 , 典型的果酱样大便在慢性者少见 。病程可迁延数月、数年之久,病程中可反复急性发作,反复多次在新鲜粪便中常可发现阿米巴滋养体 。
B.慢性血吸虫?。郝匝娌≌呖煞⑸剐海刻?~5次不等,多为稀便,可伴有黏液或脓血,患者常有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表现 。确诊有赖于血清抗体测定及粪便或直肠黏膜活检发现虫卵 。
C.梨形鞭毛虫或肠滴虫感染:慢性者每天大便数次不等,常为稀便或水样便,有时伴黏液 。粪便中发现梨形鞭毛虫或滴虫时可确诊 。
③慢性真菌性肠炎:常发生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之后,亦易发生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晚期 , 表现为腹泻,重者伴黏液或脓血,且可反复发作 。大便中发现真菌即可确诊 。
(2)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或非感染性炎症:
①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多认为是自体免疫性疾?。?近年来国内有增多的趋势,好发于中青年 。病变主要侵犯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也可侵犯右半结肠,可分为轻、重及暴发3型 。以轻型最多见 。轻者每天大便3~4次,重者可达10余次,粪便呈糊状或稀便,常混有黏液脓血 , 重者仅排出黏液脓血而无粪质 。常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少数病例可有关节痛等肠外症状 。X线钡剂灌肠及结肠镜检查对诊断甚有帮助 。本病在症状发作期,经过治疗后一般可得到控制 , 使疾病处于缓解期,如未行维持治疗则又可复发 。
②Crohn病(克罗恩病):也属自体免疫性疾病,我国远较欧美少见 , 好发于青壮年 。病变可侵犯全消化道,但多见于回肠末端及其相邻近的盲肠、升结肠 , 腹泻的特点为每天大便3~6次不等 , 多为糊状或稀便,少有黏液脓血;右下腹常有压痛,有时右下腹可扪及包块,少数病人可有关节炎等肠外表现 。X线钡剂灌肠及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本病也有症状发作与缓解的特点,疾病可迁延多年 。
③慢性放射性肠炎:患宫颈癌或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数周或数月内如发生腹泻,应考虑放射性肠炎的可能 。主要表现为黏液血便,常伴里急后重,直肠局部有疼痛感 。结肠镜检查时可见病变黏膜(放射治疗后损害的黏膜)有充血、糜烂或呈渗血样表现 。本病可持续多年而不愈 。
(3)吸收不良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分类十分复杂 。吸收不良可因胃及小肠疾病而引起,也可因肝胆、胰腺疾病所致 。
①原发性吸收不良:
A.热带性脂肪泻(tropic steatorrhea):也称为热带口炎性腹泻 , 发生在热带,病因尚不明,一般认为与蛋白质、叶酸及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 。腹泻的特点是粪便量多,具恶臭 , 约1/3的患者表现为脂肪泻 。
【排便频率异常的原因_排便频率异常是怎么引起的】B.非热带性脂肪泻(nontropic steatorrhea):也称为麦胶性肠病、原发性脂肪泻或乳糜泻 。患者的肠黏膜内缺乏一种肽类分解酶,故不能分解有毒性作用的α麦胶蛋白,α麦胶蛋白对肠绒毛及肠上皮细胞有损害作用,最终导致吸收不良(大麦、小麦及燕麦中均含有α麦胶蛋白) 。腹泻的特点是脂肪泻,粪便量多呈油脂状,具恶臭,大便每天数次不等 。
②继发性吸收不良:
A.胃切除术后:多见于全胃切除术及毕罗Ⅱ式手术后 。由于食物很快进入小肠,使肠激酶、胰消化酶及胆汁分泌不足,或胰液胆汁与食物混合不充分,都可造成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 。此外 , 如胃肠手术后 , 造成细菌过度生长(盲襻综合征)时,因细菌分解结合胆盐而影响微胶粒的形成,可导致脂肪泻 。
B.慢性肝胆疾?。喝缏愿窝住⒏斡不案文谕獾ü芄W璧龋梢虻ㄑ蔚娜狈? ,使脂肪不能乳化及转运 , 故可导致脂肪泻 。
C.小肠疾?。盒〕η谐?如小肠被切除全长的75%以上或仅剩余120cm时,称为短肠综合征),胃、结肠瘘或胃、回肠瘘都可因小肠的吸收面积减少 , 或食物不经过小肠或空肠而经瘘管直达结肠,最终均可导致腹泻 。
D.慢性胰腺疾?。喝缏砸认傺住⒁认侔┑龋梢蛞纫悍置诓蛔恪⒁让溉狈Χ斐芍炯暗鞍字氏照习鸶剐?。
E.小肠黏膜弥漫性病变:如小肠恶性淋巴瘤、Whipple病等,均因小肠黏膜受损及淋巴管扩张或阻塞等因素而致脂肪泻;硬皮病时,因胃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发生萎缩,最终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而导致腹泻 。
(4)内分泌疾?。憾嘀帜诜置诩膊《及橛懈剐旱闹⒆?,患者有时可因腹泻而首先就诊于消化科,故必须加以鉴别 。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15%的甲亢患者出现腹泻,但腹泻一般不严重,每天数次,多为稀软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少有腹痛,患者常有多汗、心悸、消瘦、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等表现 。
②糖尿?。悍⑸剐旱脑蛴胍认偻夥置诠δ苷习俺υ硕δ芤斐S泄兀剐嚎晌肀慊蛩悖嗫晌拘海?常无黏液脓血 , 每天数次不等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顽固性腹泻 。
③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与甲状腺髓样瘤:前者可因低血钙引起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而发性腹泻,但腹泻一般不严重,每天2~3次不等 。后者是因瘤释放降钙素而导致腹泻 。
④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时 , 可引起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同时常伴有小肠吸收功能障碍,故可发生腹泻,常为糊状便,次数不很多 。
⑤胰性霍乱综合征(亦称Verner-Morrison综合征、WDHA综合征、水泻-低钾-无胃酸综合征或血管活性肠肽瘤,即Vipoma):本病少见,国内有散在病例报告,本病系肿瘤细胞异常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所致 。有人认为成人患者的VIP多来自胰岛细胞瘤,而儿童患者的VIP多来自神经节神经瘤或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 。本病临床特征为水样泻,低钾与真性无胃酸(国内报道病例有胃酸分泌正常者) 。确诊需依靠VIP测定、B超、CT或MRI检查发现肿瘤 。
⑥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卓-艾氏综合征):系因胰岛非β性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大量胃泌素刺激壁细胞分泌大量胃酸 , 腹泻与大量胃酸及胃液分泌有关 。本病常伴有胃、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形成,确诊需依靠胃液分析、胃泌素水平测定及B超、CT或MRI检查发现肿瘤(肿瘤多数位于胰腺组织内,少数位于腹腔内其他部位) 。
(5)肿瘤性疾?。河幸韵铝夹曰蚨裥灾琢?。
①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胃肠道淋巴瘤最易侵犯的部位是回肠,结肠受累较少 。除发生腹泻外,常伴有腹痛或腹部包块,少数患者可以血便为主要表现 。
②类癌综合征:腹泻与类癌细胞分泌的5-羟色胺、缓激肽与血清素等大量血管活性物质有关 。类癌发生部位以阑尾最常见,肠道其他部位也可发生,除腹泻外 , 患者常有面颈部或上半身皮肤阵发性发红现象(亦称“阵红”),少数还伴有支气管哮喘症状 。
③结肠癌:中、晚期直肠或乙状结肠癌可有黏液脓血便,且伴左下腹疼痛及里急后重 。腹泻是右侧结肠癌的重要症状,常表现为稀便或糊状便,无明显黏液脓血(但显微镜下常有红细胞、脓细胞) 。患者通常伴有腹痛、消瘦及贫血症状 。左半结肠癌以便秘或慢性肠便阻为主要表现,但如合并有感染或癌破溃时,可表现为脓血便 。
④肠道腺瘤性息肉或息肉?。嚎梢蛳⑷獗砻娉鲅⒚永没蚶Q裥纬啥贾路置谛愿剐?。除腹泻外,血便亦是肠息肉的重要症状之一 。
(6)胃肠道功能障碍性疾?。杭闯σ准ぷ酆险?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IBS) 。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患者肠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或异常生化指标 。既往所称的黏液性结肠炎、易激惹结肠或过敏性结肠炎现都统称为IBS,本病的发生常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有较重要的关系,即精神心理因素对发病有重要影响 。此外,应激和(或)肠道感染(如痢疾、肠炎等)常是IBS发病的重要诱因 。近年来对IBS的发病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IBS具有内脏感觉异常、结肠对刺激的敏感性增高从而引起排便的异常(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 。2000年,国际上颁布了IBS最新的诊断标准即罗马Ⅱ标准,其要点为:
①诊断:本病首先需要排除组织结构或生化异常对于症状的解释 。
②1年内至少要累计3个月 , 有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下列3条排便异常中的2项指标 。
A.便后腹痛缓解或减轻 。
B.排便频率异常(即>3次/d或

排便频率异常的原因_排便频率异常是怎么引起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