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激情,就真的够了吗?


有了激情,就真的够了吗?

文章插图

激情,指一种强烈的感情,或是对某事的热情 。被很多音乐家当作至关重要的东西 。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台下,激情都很重要 。在表演中,许多人认为表演者应当带着强烈的情感将作品传达给观众,使得作品富有表现力 。下了舞台,由于职业音乐家生涯往往会面临很多困难,一般认为胸怀大众的音乐家需要激情来应对他们面临的种种挑战 。
我最近读的一本书驳斥了这种观点,在《做得好才能不被忽视》这本书中,作者卡尔·纽坡特根据调查从心理学和经济学角度指出人们不应该选择那些以激情为主的职业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为什么在选择职业时,技巧胜过激情?纽坡特有力地驳斥了“跟着你的激情走”这种说法 。为如何选择正确的职业提出了建议 。他认同在职业发展中激情很重要,他强调当你有策略地做你擅长的工作时,对于专业的热情不是本来就存在的 。
在播音版的第一部分前10分钟他谈到了自己的态度 。
根据一份心理学调查,显示音乐家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有两种不同的激情:
协调的激情,在无压力的情况下选择投入一件事,过程中充满积极情绪 。
被动的激情,带着难以控制的冲动投入一件事,甚至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
在那篇文章中,我得出结论,被动的激情可以为音乐家提供动力 , 因为承诺需要技能来实现,或许会转变成合适而充满激情的发展方向,这对音乐家取得成就来说十分关键 。
激情的开始与结束
纽坡特提供了不同的观点 。他并没有忽视激情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但他相信关于如何找到职业热情 , 不是稍加考量就可以带着已有的那点儿激情从事这个行业 。换句话说,一个对音乐演出抱有热情的年轻人在加入音乐行业之后,不见得依然充满激情 。纽坡特提出一个不同的策略来获得个人成就:带着工匠的心态 。具体地说,人们在真正擅长做一件事时最有激情,通过不断提高职业技能,他们会发现对于雇主来说他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纽坡特称之为”职业资本“,由此人们获得职业生活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并得到最好的回报 。这种回报包括自主权,影响力 , 人际关系 。当音乐人——或其他人在工作中获得了此类回报,他们将在职业生涯中更有激情(比如热情) 。
尤其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对于即将进入音乐行业的大学生还有音乐老师,纽坡特把”职业资本“改为了”勇气文化",这种说法在网上还有其他地方流传的很广,勇气文化告诉人们唯一能让你与你的梦想渐行渐远的是完全的(或者说不顾一切的)追求,当然如果一个年轻人只把他的职业选择建立在是否对其有激情上(比如表演,教孩子音乐或其他职业),对自己现有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自身性格是否合适毫无认识 , 问题会更为严重 。
工匠思维的核心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习得,音乐家一般比普通人更可能在其他领域做出成绩 。音乐系学生通常在职业发展早起就领悟到练习的价值 。当计划音乐职业生涯时,大部分人认为这是必须的 。心理学报告证实刻意的练习在类似音乐表演之类的行业中是最好的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方法 。刻意练习不是指花时间练习乐器 , 而是有质量的练习,想要有效率的提高音乐水平,需要设立阶段性的目标,辨别哪些是必需的新技能,并有策略地获得 。刻意练习需要很多努力,在音乐学习中,很多重要的技能需要独自练习 。因此练习通常是艰难而孤独的,但这就是工匠的生活 。
内在的动机怎么样?
纽坡特的想法很吸引我 , 但我不得不承认,他让我开始怀疑我曾一直坚持的内在动机在音乐发展的作用 。对于激情,最常见的说法更接近于内在动机,我相信以往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调查研究更肯定了内在动机的重要性——比如,一个人自愿加入一项活动是因为他能从活动本身获得什么,而不是加入的结果 。我曾经说过被演出支配而不能享受其中乐趣的音乐人会倦怠 。这是否与纽坡特提出的“不要跟着激情走" , 音乐人必须寻找职业生涯中的内在动力相一致呢?我觉得并不是 , 纽坡特坚持认为激情是重要的,只是需要优秀的职业技能练习,而不是以一个人以往的热情为主导 。调查指出了内在动机的要素,正如纽坡特所说,在人际关系中的自主权/自我选择和机会 。
我给年轻人的建议是在决定是否从事音乐行业时 , 不要只考虑激情 , 这是一个极富竞争力的行业,只有娴熟高超的技能才能获得雇主的青睐 。从纽坡特的观点来看,在音乐行业中比激情更重要的是现有的能力水平(也就是对潜在的技能水平的预测),还有就是自己的性格是否更容易在音乐行业取得成功,对于年轻人来说 , 很容易有对音乐的激情 , 受勇气文化影响,觉得”我如果不跟随自己的激情去追逐梦想,有一天会后悔“ 。然而纽坡特实际地指出选择其他职业的另一种原因 。或许对于年轻人来说 , 检验自己对音乐的激情到底有多少的方法是:看看自己到底是否有音乐行业里最有价值的技能 。
【有了激情,就真的够了吗?】

有了激情,就真的够了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