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症状,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早期症状,并发症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症状,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早期症状,并发症

文章插图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症状,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早期症状,并发症】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恶性组织细胞病症状,尤其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早期症状,恶性组织细胞病有什么表现?得了恶性组织细胞病会怎样?以及恶性组织细胞病有哪些并发病症,恶性组织细胞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恶性组织细胞病常见症状:
便血、衰老加快、斑丘疹、鼻衄
一、临床症状
根据恶组细胞浸润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可有不同的表现,从上述病理累及部位来看可累及造血组织(最常见),又可累及非造血组织,因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国内作者曾提出不少分型意见,如按Israels分为5型,实则多数恶组病理、临床表现具有2型以上的特点 。虽然Cazal将其简化为内脏型、皮肤型、儿童型,但认为儿童与成人临床差异不大 。有提出病变主要累及造血组织称普通型,主要累及非造血组织则称特殊型 。有关特殊型提法更多 , 如,皮肤型、胃肠型、肺型、肾型、神经型、多发性浆膜炎型、肠穿孔型、巨脾及脾自发破裂型、慢性复发型,等等 。也有作者认为临床表现多样,难以某型概括,临床与病理对照也不尽一致 , 认为分型对预后意义不大 。对待分型国内目前尚无统一意见 。此外,有提出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1年以上为慢性),由于慢性很少见,大多数病例发病急、病程短,故临床上未强调急、慢之分 。1975年在福建三明市召开的恶组座谈会上对慢性型未作定论 。现将国内文献报道(包括特殊类型)的862例综合分析如下,以了解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
1.首发症状 。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恶组,发热常是首发表现 。热型以不规则高热居多(38.7%)、其次为稽留热(26.3%)、弛张热(21.2%),间歇热(10.8%)及低热(3%)少见 。苍白、乏力是因贫血所致 , 出血倾向在首发表现中亦不少见,尤其到病程晚期愈来愈重是致死原因之一 。黄疸一般在早期常不明显多在较晚期出现,但也有部分患者以黄疸首发而住入传染病医院 。此外,国内报道不少例以发热、腹痛及反复血便首发,因常伴有肠穿孔而误为急腹症入外科手术探查 。再有恶组侵犯肺部而误为肺炎、肺部肿瘤、肺结核的报道亦不断涌现 。另有以截瘫、脑神经麻痹或颅内压增高为首发表现者有不少个案报道 。值得提出的有的患者骨、关节痛常很显著,止痛药物常无效 。
本病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型 。
(1)发热是最为突出的表现 。90%以上病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体温可高达40°C以上 。热型以不规则热为多 , 也有间歇热、弛张热和稽留热 。少数病例用抗生素能暂时使体温下降,但更多病例发热与疾病本身有关 , 对抗生素治疗无反应 。皮质激素虽有降温作用,但不持久,只有化疗有效时体温才能恢复正常 。
(2)贫血也是较常见症状之一 。急性型早期即出现贫血,呈进行性加重 。晚期病例,面色苍白和全身衰竭非常显著 。少数起病缓慢的病例,其最早出现的突出症状可为贫血和乏力 。
(3)出血以皮肤瘀点或瘀斑为多见 。其次为鼻衄、齿龈出血、粘膜血疱、尿血、呕血或便血也可发生 。
(4)此外,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衰弱也随病情进展而显著 。
2.体征 。
肝大、脾大是常见的体征,常呈轻度或中度肿大,1例肝最大在右肋下10cm;1例脾最大入盆腔 。但在胃肠型恶组约1/3病例肝、脾未触及,2/3肿大者为轻度肿大 。表浅淋巴结一般似黄豆大、花生米大、最大如鸡蛋大 。从尸检情况看,恶组主要侵犯深部淋巴结 , 浅表淋巴结不大并不能排除恶组 。皮肤损害以结节和肿块最为常见(可形成肉芽肿或导致纤维化,肉眼上形成结节,但镜下细胞彼此并不黏聚) , 并可伴有溃疡,尚可伴有非特异性损害 , 如斑丘疹、紫癜及红皮病等 。皮肤损害在儿童恶组中较为多见 , 并被认为是其特征 。肺部可有啰音伴有咳嗽、气短 。腹部触及肿块者多为肠型恶组之体征,有人统计53例以肠道症状首发者(除发热、腹痛、腹泻外),腹部触及肿块占41.5%,而发生肠穿孔者高达52.8% 。
二、诊断
过去诊断本病主要仍依靠临床表现和细胞形态学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近年来对本病的恶性细胞来源有了新的认识,甚至提出应当更改病名,但作为同一个疾病实体,它的临床表现和细胞、病理形态所见与过去的描述不应有差别,因而过去的诊断依据仍沿用,只是需要增加一些细胞标志、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方面的指标以确定恶性细胞的来源,以便准确地对疾病命名 。
1.临床表现 以发病急、长期发热 , 伴进行性肝脾淋巴结肿大、进行性肝肾功能衰竭、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全身衰竭为特点,常伴黄疸、出血,可有皮肤损害和浆膜腔积液 。
2.骨髓涂片 确诊必须找到一定数量的上述的异常细胞 。由于骨髓不一定经常受累,且病变常呈灶性分布,因此骨髓1~2次检查阴性不能除外本病 , 需多次重复检查 。国内有人提出胸骨穿刺阳性率高于髂骨(4例髂骨阴性改作胸骨穿刺均呈阳性,又有数例髂骨穿刺涂片异常细胞只占1%,换作胸骨穿刺则异常细胞占有核细胞的8%) 。
3.外周血浓缩涂片检查 统计305例外周血涂片有152例(49.8%)找到异常细胞 。血液浓集后找到异常细胞的机会更高些 。血液浓缩涂片可与骨髓涂片相互补充参照 。
目前主要诊断恶组的方法是依靠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骨髓1次确诊的成功率为69%,骨髓找到“恶组”细胞占有核细胞的2%~78%(其中占2%~20%为77.1%,占72%以上为22.9%) 。有人提出通过5次的骨髓穿刺,98%的病例可以诊断 。实际上生前未能确诊的仍有10.2%患者,而另有10.3%患者需依靠其他部位的活组织采取病理检查 。关于其他部位活组织采取确诊的成功率:皮肤活检72.7%(24/33);淋巴结活检63.1%(70/111);骨髓活检39.7%(27/68);肝脏活检25%(5/25),此外有个别作淋巴结穿刺,脾穿刺,心包穿刺,肺穿刺 , 脑脊液及胸腹水找到“恶组”细胞 。浅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低于皮肤活检是由于“恶组”多侵犯深部淋巴结 , 而骨髓活检及肝活检只能做辅助诊断是由于“恶组”常呈灶性浸润,穿刺不易抓到 。
总之,关于诊断必须强调临床表现的重要性 , 国内不少学者同意作者(1973)的观点 , 即临床怀疑本病又有形态学支持则可初步诊断;临床怀疑而无形态学变化不能排除本病,应反复进行多部位骨髓穿刺(胸骨穿刺阳性率可能较高)及可能的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形态学特点但与临床表现不符者 , 需与反应性及其他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相鉴别 。为确定恶性细胞来源,应作多种细胞化学、免疫标志以及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Ki-30(CD30)阳性,t(2:5)(p23:q35)染色体移位 , 有融合基因NPM/ALK(p80)者,有助于确定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其他标记物如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EMA)和CD25(IL-2受体)也可能阳性 。
以上是对于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恶性组织细胞病并发症,恶性组织细胞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恶性组织细胞病常见并发症:
贫血、消化道出血
一、并发病症
本病的并发症有高热衰竭、出血和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恶组病变常累及多个脏器,尤其是急性型,起病急,病程短暂且凶险,可出现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腹痛、消化道出血等 。这些即是它的临床表现,同是亦是它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很难加以区别 。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恶性组织细胞病症状,恶性组织细胞病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恶性组织细胞病”可以了解更多 ,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症状,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早期症状,并发症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