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十句话

1、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
一切皆为虚幻,应出自佛法大般若部 。般若部卷数众多,据说浓缩的精华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刚经》 。金刚经里有云,一切皆为虚幻,也有一首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 如露亦如电 , 应作如是观” 。也就是说,一切世间上的法,都是短暂不真的,就像露泡梦电云一般 , 应该如是看待 。一切皆为虚幻 , 这里说的虚幻不代表没有,我想应该是佛家讲的“空” 。
2、经典二:不可说,说即是错 。
仿佛记得的原文是 , 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错 。什么文字没有破绽,语言、表达亦如是 。你说一句话,总有话能反驳你,是不是这样?释迦佛说法49年,最后说他自己一字未说,也确实 , 他老人家是一字未立,我们现在看到的佛经,是佛的弟子们整理流传下来的,史上的第一次500比丘大会就是做这个工作的 , 由佛的表弟阿难尊者来口述,大家纪录的 。这个阿难尊者 , 据说的记忆力超强,佛说的,他都能记?。?而且他一直跟在佛的身边 , 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佛经 , 不得不谢谢这位大尊者 。
当时 , 流传的教义,现在东南亚盛传,我们这边的叫他们小乘佛教,意思也就是说他们的修行法门 , 是自己解脱,我们这边的是大乘佛教,讲究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藏密也许是保持最原味的原始佛教了 。我们中土的佛教有十大宗,大家熟悉的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的那个是禅宗,以心传心的法门,很多老人家念佛的 , 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净土宗,还有华严宗、法华宗等等,哎,牙齿开始疼了,我每次一说错话,牙齿就会疼,真的,这个没瞎说,也许预示着上面的很多文字阐述,错误多多了 。没有不破的文字,但有说文的真心,也许这就够了.
有人言: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一旦失口 , 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
3、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这就转到这句话上来了,色即是空 , 空即是色 。这句话在典藏中出现的很多,我们平时看到、想到的一切,都可以说是色,色是相 , 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的思维意识也是色 , 是个相;空是理,是相的真实本质,这个空,不是说没有,就如虚空,也是有的,好比我们看到一栋楼房,看见了,就是楼房的色相,但是,我们知道楼房是砖石、钢筋、水泥等等组成的,而这一切又都是物质,也就是现代科学说的原子、分子等组成的,它是真实存在的 , 不容否认 。我们也知道 , 若干年后 , 您住的这栋房子会变化,好比和平桥的绿地,原来是河边的人家 , 现在是绿地了,色相从民居变成了绿地,我们的地球现在的位置也会在若干年后变成银河的虚空,但是地球的物质不会没有,只是转化罢了 。人的意识也是一样,好比现在脑子里在想以前看的佛法,但是下班回家就会想到其他很多,人的念头是不是也像房子一样,建成了、拆迁了、又去建、再拆……如此循环反复 。
一个念头来的时候,你不知道他怎么来 , 他走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怎么走,留住念头的方式就是定神,定住了 , 不过,我们可以试试,自己定住一个念头可以多长时间 , 这个定,是说不间断的哦,这里就谈到观和定的问题了,扯远了,呵呵~念头想留也很难留住的,你说他有,你留不住,好比你想一个苹果,一晃神,说不定想到芒果了,真有吗?说没有 , 它确实有,来过了,自己明白的感知到 , 真真切切,好像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 , 好像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好像……作的了念头的主吗?是不是感到一直被牵着走?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 , 空不异色 。
4、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 , 心不动,人不妄动 , 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人生在世,随遇而安,缘来不拒,缘去不惊 。而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动妄心,不存妄想,那样心如止水是一种福气,还是一种遗憾 。佛家遵人心其一,身其二的教诲,认为只要心不动则可避祸万千,是以不变应万变,只是一俗人,若没了想念,是一种什么样的空虚,人因为有了欲望,而道生了动力,什么都皆空了,还人世来做什么,而痛苦也是一种修炼,就不扯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段子了 , 就你自己从痛苦中爬出来的经验也是一种财富 。
其实此禅语很是喜欢,也能从中参透些许道理,只是自己是红尘中人,也没打算看透红尘,就把它暂且记下来,当来日到达心如止水境界时再细细品味 。
5、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 , 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 , 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 。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现在很多相爱的人,会因为对方的贫穷而离开!这是真正的爱情吗?也许会有人说爱情和面包的理论!可是 , 过去的老人们都说 , 有情饮水饱 。我也相信:真正爱1个人 , 虽然贫穷,但是只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只是喝水都觉得饱!爱就是这样的一种心境:得到了爱 , 就仿佛已经得到了全世界 。
6、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
今生的一次邂逅 , 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 , 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
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 。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 。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
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 。缘是无尽的思念 。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
7、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
大悲无泪!是的人到悲痛的极点 , 也就是万物的极限,那就是一无所有的感觉 , 所以对于背来说,就可能出现“悲极生乐、或者悲底见喜”的结局 。
大悟无言!同理,理解的顶端、认识的终点、领悟的深处,就是大明白,也存在争论和雄辩,所以唯一的做法和姿态就是沉默无语!
大笑无声!根据以上的解释规律,我想无论是谁都会自我理解了吧!
8、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9、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偈来确定接班人 , 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写的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 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慧能还是个勤杂人员,还不识字,找了个小沙弥给念了一遍,然后就说出了那个现在很知名的偈子(还得找人帮着写在原作边上),五祖看了之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该同志尚未悟道,擦了吧”,但是半夜把慧能叫来上了一课小灶(有点西游记的意思),然后为了避免纷争,传了学位就让六祖赶快带了衣钵溜了!
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 , 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
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 。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 , 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 。禅宗主要阐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10、经典十:我不入地狱 , 谁入地狱 。
【佛学十句话】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听一听流行的歌曲《我不入地狱》则更有感受 。

佛学十句话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