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启示:怎样做“痛苦管理”式激励


心理学启示:怎样做“痛苦管理”式激励

文章插图

心理学实验:痛苦来自于损失
【心理学启示:怎样做“痛苦管理”式激励】——卡尼曼的“前景理论”中有两大“定律”
先看这样一个实验:一是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 , B是50%可能赢2000元,5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都选择A , 这说明人是风险规避的 。二是这样两个选择,A是你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你损失2000元,50%可能你什么都不损失 。结果,大部分人选择B , 这说明人是风险偏好的 。
可是,细想一下你会发现,一和二是完全一样的 。如果以赢得2000元为期待,那么 , “一”中的A——肯定赢1000元,也就意味着肯定损失1000元;“一“中的B——50%赢2000元也就是有50%的可能不损失钱;50%什么也得不到就相当于50%的可能损失2000元 。可是,明明同样的选项,因为表述不同,大家的选择却大相径庭 。
于是,这就得出了前景理论中的第一大定律: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 , 人人都成了冒险家了 。
再看卡尼曼与特沃斯基的著名实验:假定美国正在为预防一种罕见疾病的爆发做准备,预计这种疾病会使600人死亡 。现在有两种方案,采用X方案,可以救200人;采用Y方案,有1/3的可能救600人 , 2/3的可能一个也救不了 。显然 , 救人是一种获得,所以人们不愿冒风险,更愿意选择X方案 。现在来看另外一种描述,有两种方案 , X方案会使400人死亡,而Y方案有1/3 的可能性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 。死亡是一种失去,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冒风险,选择方案Y 。
而事实上 , 两种情况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 。救活200人等于死亡400人;1/3可能救活600人等于1/3可能一个也没有死亡 。可见 , 不同的表述方式改变的仅仅是参照点——是拿死亡,还是救活作参照点,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
这就是“前景理论”的另一大“定律”: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
不妨让员工“痛”一点
为什么传统的答题竞赛类节目因为有丰厚大奖的吸引 , 而异常火爆?为什么越是损失较大的股民,就更爱冒险?事实上,大多数人在面临风险决策时,对于稳定的收益通常会选择规避风险,比如在答题类节目中,大多数参赛者的战术是见好就收,不会刻意贪图终极大奖 。而在面临损失时,人又会选择冒险试试,“没准还成功了呢”?就像被套牢的股民,总有冒险再搏一次的冲动和行动 。
实验显示,人对于损失比获得更敏感,就像人们常有的心态:如果没有机会 , 还不至于太过痛苦,但如果机会来了,自己却没有抓?。?才真真叫人懊恼得肝肠寸断 。正如人们常说:最痛苦的事情是与幸福擦肩而过 。
那么,企业管理者可以怎样借鉴,并激励好自己的团队呢?
首先,不要过度承诺 。为激励员工达成目标,承诺固然是有效的激励手段,但如果过度滥用,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会产生负效应——当管理者兑现承诺时,员工已经毫无惊喜,认为这完全是理所当然 。而如果管理者没有兑现或兑现不到位 , 员工就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损失,只会加剧痛苦感和愤怒情绪 。这种激励的不到位,比不激励的效果还要差——因为,“损失”更让人记忆犹新 。
其次,给目标设置风险 。在团队中,目标设置的巧妙,将决定激励的效果 。比如,有两个方案 , 方案A是服务于老客户,肯定盈利200万元 , 方案B是服务于新客户,有50%的可能性盈利400万元,50%的可能盈利100万元 。

心理学启示:怎样做“痛苦管理”式激励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