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立秋是什么意思 晚立秋是指什么时候

导读: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时间是在每年的公历8月7或8日 。在民间对于立秋的时间还有很多种说法 。其中有一种最为常见的就是立秋有早晚之分 , 简单来分就是早立秋和晚立秋 。那么 , 早立秋是什么意思?晚立秋又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
晚立秋是什么意思

晚立秋是什么意思 晚立秋是指什么时候

文章插图
晚立秋指立秋时间处于后半天 。民间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认为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若在下午以后 , 天气就还要热上一阵 。
我国一些地区民俗把立秋又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 。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不同分法:
第一种分法,以农历七月为参照,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 , 那么就称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时已进入农历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 , 今年立秋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六月二十二,属“早立秋”;
第二种分法,以时间点来划分,0点至12点为“早立秋”,12点至24点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属“早立秋” 。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谚语、俗话 , 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把扇丢 , 晚立秋热不休”等等 。
这些民间俗话来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虽然有一定道理 , 却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明显对应关系 。
立秋的来历是什么?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 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 , 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
虽然这个节气名带“秋”字,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 。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候平均温度”的变化来定,即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 。
立秋习俗有哪些?
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 。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 , 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 。汉代仍承此俗 。《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 。并有天子入圃射牲 , 以荐宗庙之礼 , 名日躯刘 。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到了唐代 , 每逢立秋日 , 也祭祀五帝 。《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 。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 , 明承宋俗 。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 , 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 。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 , 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 。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 。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 , 煎香薷饮等风俗 。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 , 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 。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秋风一起 , 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 , 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 , 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
【晚立秋是什么意思 晚立秋是指什么时候】一直以来 , 在中国广大农村 , 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 。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 。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 , 煎香薷饮等风俗 。

晚立秋是什么意思 晚立秋是指什么时候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