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传说和来历 立冬的文化内涵

导读:阳历11月7日左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 。之所以叫“立冬”,意思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就要正式进入冬天了 , 很多植物已经落叶,很多动物开始选择冬眠,而候鸟则会飞到比较温暖的南方去过冬 。那么 , 立冬的传说和来历你知道多少?立冬的文化内涵你又清楚吗?不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

立冬的传说和来历 立冬的文化内涵

文章插图
立冬的传说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 , 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 。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 , 能过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 , 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 , 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 , 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
立冬的来历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 , 又说:冬 , 终也 , 万物收藏也 。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 , 也有代表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
立冬的文化内涵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立冬时节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
立冬气象变化
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 。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 , 十月还有小阳春” 。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但随着时间推移 , 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 。
秦岭淮河以北附近地区,冷空气频繁出现,降温成为这个时节的常态 。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已经异常寒冷,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入冬 。
立冬习俗
北吃饺子南吃葱,铜锅羊肉好过冬,立冬还有很多习俗,可以讲给孩子听~
吃饺子
立冬是春秋之交,民间有“交”子之时要吃饺子的习俗,所以饺子成了北方人立冬必备的一餐 。
羊肉
涮羊肉
在我国南方,人们青睐立冬热补 , 爱吃些鸡鸭鱼肉,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补充能量 。
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 。”一立冬 , 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家里的餐桌上就多了个盛香醋的小碟子,开餐前添上绿白相间的葱末,再滴上诱人的香油,吃鱼或肉就着葱花一并下肚 。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 。
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 , 绍兴人称之为“冬酿” 。
吃甘蔗
在福建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 。当地民间素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吃了不上火 。
去冬泳
“立冬一日,水冷三分”,但冰冷的河水却是冬泳爱好者的最爱 。他们常常在立冬之日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
温馨提醒:冬泳前要热身,游泳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全身感到轻松愉快,精神振奋为适宜 。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冬泳 。
【立冬的传说和来历 立冬的文化内涵】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立冬的传说和来历,立冬的文化内涵”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

立冬的传说和来历 立冬的文化内涵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