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


如何做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

文章插图

如何做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
作为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亦应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同时,亦应指导患者家属正确面对现实,才能克服种种心理障碍 。
护士应了解亲属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婚姻、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社会背景等;了解他们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特征等,以便给对患者“关怀”和对家属“关怀”的实施和关怀模式提供依据 。重视对患者的照护和重视对家属的关怀照护一样重要 。
由于临终前患者往往是复杂多变的,这要求我们注意自身修养,掌握临终前患者心理变化,培养较高的分析能力,对临终患者给予真挚的同情,全心全意为其解除病痛,珍惜患者的残余生命 。同时,对患者家属应予以理解,以深表同情的态度劝导他们,必要时提供适当场合让他们发泄悲痛 。心理学家认为,长久压抑悲痛的感情,会导致人们的心身疾病;大声哭泣,让悲痛发泄出来,能减少其对健康的影响 。因此,护士应做好患者死亡家属的思想工作,多关心,多体贴,多理解,使他们尽快从悲痛中解脱出来,给予精神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具体地说,可用以下方式帮助他们,促进其心理适应过程 。
1、适当为家属提供与患者单独相处的时间和环境 。
【如何做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2、安排家属同患者的主管医生会谈,使他们正确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 。
3、同家属共同讨论患者的身心状况变化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
4、积极争取家属对护理活动的支持与参与 。
5、为家属提供有关护理知识与方法,允许他们为患者做适当的护理,使其在照料亲人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慰藉 。
6、倾听家属表达自己的感情,劝说他们在患者面前控制悲伤的情绪 。
7、调动患者的社会关系,如亲朋好友、单位领导、同事等关心家属,为家属分忧,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
8、患者濒死时,尽量劝阻家属离开现场,但过后可告知家属患者最后时刻的一些详细情况,使家属得到安慰 。
9、让死亡患者家属中的“坚强者”用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其他家属以鼓励,使其悲伤情绪得以平衡和渲泻 。
10、临终病人一般有五个行为改变,即否认、生气、挣扎、压抑和接受 。护理人员应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增加生活内容与人生乐趣,从而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我们认为要使病人处于舒适安宁状态就要真正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掌握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才能给予病人最佳的护理,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生命和疾病 。从死亡的恐惧不安中解脱出来,以平静的心情看待死亡 。
11、一旦病人知道自己将离开人世,医护人员应该给病人最大的心理安慰和支持;护士必须耐心观察,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意见,要善于从病人的言语和非言语中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要主动配合病人和家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医护人员对老年人的尊重 。
12、了解病人临终前的心愿,倾听老人的心事,尽量满足老人要求,使其没有遗憾的离开人间 。对一直清醒或者清醒与紊乱之间的病人,要不断的对昏迷老人讲话是很重要而有意义的 。
13、尊重老人的民族习惯及宗教信仰,满足其精神及自尊的要求,护理人员要尽量保持老年人身体的清洁和衣着的整洁,使其死的有尊严 。护理人员要对临终老人表达明确、积极、温馨的关怀,直至他们离去 。
14、对临终老人躯体的护理应尽量照顾老人的自尊心,维持其尊严和保持身体的完整形象 。
15、临终护理实质上是一种全方位的社会卫生服务,家属的安慰必不可少 。要给予家属心里支持并与之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指导家属参与临终关怀的护理 。死亡对患者是痛苦的结束,而对家属则是悲哀的高峰,护士应理解和同情,提供家属可尽量发泄内心痛苦的机会,尽量疏导悲痛的心情,重新建立生活信心 。家属是老年人的精神支柱,其表情痛苦直接影响到老人的情绪变化,使其病情加重 。家属对病人的心里状态、性格行为、生活习惯等最了解,是其他人不能代替的,病人往往容易接受自己亲人的照顾,允许家属陪护病人,是一种有效的心里支持和感情交流,可使病人增加安全感,有利于稳定病人的情绪 。建议家属合理安排时间,使老年病人能坦然接受陪护,消除孤独感 。
老人临终前的征兆有哪些
1、疼痛
疼痛是临终病人备受折磨的最严重的症状,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 。其他终末期病人发生严重疼痛情况较少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超过一半的人会有新的疼痛产生 。控制疼痛应及时、有效,正确使用“三阶梯法” 。止痛药应规律、足量应用,而不是必要时才用,等到疼痛发生时再控制比预防疼痛发生更困难 。对无法口服止痛药造成的不安与痛苦,可使用如皮肤贴片、舌下含服、静脉或肌内注射等各种方式给予止痛药 。除了药物止痛,还可采用其他方法缓解疼痛,如:松弛术、催眠术、针灸疗法、神经外科手术疗法等 。此外,如果疼痛难以控制,没有食欲,不要勉强病人进食,以免增加病人的负担与痛苦 。
2、呼吸困难
痰液堵塞、呼吸困难是临终病人的常见症状 。应及时吸出痰液和口腔分泌液 。当呼吸表浅、急促、困难或有潮式呼吸时,立即给予吸氧,病情允许时可适当取半卧位或抬高头与肩 。有的病人由于快速呼吸加上焦虑而引起喘息,可根据医嘱应用抗焦虑剂,必要时使用吗啡降低呼吸速率;同时开窗或使用风扇通风,护理人员平静的仪态,用手轻柔地抚摸病人加上和声细语,有利于帮助病人保持平静 。此外,病人出现痰鸣音即所谓的“濒死喉声”,可使用湿冷的气雾进行雾化,促使分泌物变稀,易于咳出 。床旁备好吸引器 。对张口呼吸者,用湿巾或棉签湿润口腔,或用护唇膏湿润嘴唇,病人睡着时用湿纱布遮盖口部 。
3、谵妄
有的病人死前会出现谵妄等神志变化,需考虑癌症脑转移、代谢性脑病变、电解质不平衡、营养异常、或败血症等因素 。症状在下午或晚上会更严重 。病人的躁动不安需密切观察,找出可治疗原因,如:疼痛、脑缺氧、气喘、膀胱或直肠胀等,并给予对症处理 。
4、大出血
严重急性的呕血、便血、阴道出血等,一次出血量在800ml以上可出现休克现象,对临终病人来说可以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需要迅速予以控制 。应准备好镇定剂、止血药及吗啡备用,以便随时遵医嘱给予病人镇静、止血及止痛;配合医生进行其他止血处理 。消除病人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陪伴病人并且握着他的手 。胃肠道出血一般应禁食24~48h,胃部冷敷 。呕血病人采取易呕出的体位,防止误吸;使用深色的毛巾擦拭血迹;如便血频繁,可在病人肛周垫上纸垫,病人每次排便后应拭净,保持臀部清洁 。

老人临终前会有哪些心理改变
老人临终前,因疾病的折磨,家庭、社会诸多事务的影响,以及老人自身经济状况、受教育水平、信仰、生活经历等的不同,加之临终前考虑相应的问题,心理变化不仅明显,而且差异很大 。
综合研究,一般会出现以下几个心理改变的阶段:
1、否认期
认为自己的病是检查错误,医生失误,往往要求进一步检查或更换医生、医院 。
2、愤怒期
明确死亡即将到来时,出现压抑、忧愁,终日愁眉不展或者焦虑、愤怒,认为对自己不公,可能会仇视家人及周围人 。
3、抑郁或绝望期
临终老人变得冷静,进入既绝望又希望出现奇迹的矛盾心理,有人也会出现轻生念头,希望摆脱痛苦,减少家属的各种负担 。
4、接受期
在没有希望时,出现悲伤、抑郁,最后万念俱灰,平静地或不平静地接受死亡这一事实 。具体到个人,各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会重叠、反复出现 。同时也因周围人群的心理干预而出现不同的心理变化 。

如何做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