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医论肝功能

【2 中医论肝功能】

2 中医论肝功能

文章插图

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即肝失疏泄 , 则气机不畅 , 肝气郁结,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 。若"木不疏土"还可出现肝胃(脾)不和等症 , 可见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等脾胃功能失常之症状 。因气行血行,气滞则血瘀 , 进而出现症积,痞块 , 在妇女则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 。此外,气机郁结,还会导致津液输布代谢的障碍,产生水湿停留或痰浊内阻,出现膨胀或痰核等 。
二是升发太过,气的下降不及,则肝气上逆,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 。若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可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症状 。甚则可出现卒然昏不知人的“气厥”症候 。若肝气横逆“木旺克土”则出现脾胃功能失常之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大便异常等症 。
(2)对情志的影响:肝性如木,喜条达舒畅 , 恶抑郁,忌精神刺激,《素问·举痛篇》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 。”就是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的 。故肝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 , 气血和调,人的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 若肝失疏泄则肝不舒,气机不畅,精神抑郁,出现郁闷不乐,抑郁难解或开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出现心烦易怒等,反之对过度的精神刺激,又常常是导致肝失疏泄的重要原因 。所以有“怒伤肝”及“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论述 。
(3)疏泄胆汁:肝与胆相表里 , 有经络联系 , 中医学认为,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肝的疏泄功能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肝失疏泄 , 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症 。

2 中医论肝功能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