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关节挛缩疗法


上肢关节挛缩疗法

文章插图
导读: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是因肌肉、关节囊及韧带纤维化,引起以全身多个关节僵直为特征的综合症 。……
上肢关节挛缩以肘、腕、手指畸形常见 。肘关节屈曲挛缩的肱二头肌、肱桡肌多保留一定功能,但肱三头肌力弱,其屈侧关节囊、韧带增厚并挛缩 。轻者采取被动牵拉和肘伸直位石膏固定治疗,夜间用支具固定保持矫形效果 。比较严重的肘屈曲挛缩,应该手术松解、延长肱二头肌和肱肌,术后仍需支具固定 , 防止复发 。肘关节伸直型挛缩则较复杂,常合并前臂旋前、腕屈曲及手指畸形 。其肱三头肌力较强,而肱二肌力减弱或完全缺失 。被动牵拉和石膏矫形不仅不能矫正肘伸直型畸形,还可能引起关节软骨坏死、关节内粘连使肘关节僵直加重 。因为肘伸直畸形对患儿发挥上肢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如进食、解大小便等日常活动,所以需要手术治疗 。
手术方法包括肱三头肌腱延长、肘关节后侧关节囊及韧带松解,肱三头肌、胸大肌移位重建屈肘功能 。肱三头肌腱延长及肘后关节囊、韧带松解,可明显增加肘屈曲活动 。但由于屈肘肌肌力弱,术后容易复发 。因此,在病人5岁以后,能够配合功能训练时,应选择肱三头肌、胸大肌移位、重建屈肘功能 。在某些情况如需扶拐行走或坐轮椅者,肘关节伸直位更为有利于完成上述动作 。而屈肘功能重建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屈肘畸形 , 所以,若双肘均有肘伸直型畸形,并需扶拐杖或坐轮椅者,只能将一肘进行屈肘功能重建 。
【上肢关节挛缩疗法】腕关节屈曲挛缩不仅常见而且多较严重(可达到90°)并伴有尺偏畸形 。矫正此畸形可明显改善上肢功能,故越早越好 , 甚至有人主张婴儿出生后数日,便开始被动牵拉和石膏托固定 , 并同时矫正拇指及其他手指畸形 。若腕屈曲挛缩较固定者,需用系列石膏矫形,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如腕伸肌力减弱者,则容易复发,可在早期选择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腕功能,Williams主张在6岁后,用髓内钉内固定,保持腕关节稳定,在第三掌骨和桡骨远端用髓内钉固定腕掌屈5°的位置上,并保留髓内钉到骨骼发育成熟时,楔形切除腕关节后用石膏固定,使其融合 。Tachdjian则采取桡尺骨远端背侧楔形截骨治疗严重腕屈曲僵直,既可矫正畸形又能相对延长腕屈侧肌肉及软组织 。前臂旋前挛缩者,选择旋前圆肌切断,或旋前圆肌移位替代旋后肌的功能,可得到满意的矫正,拇指内收屈曲畸形往往有拇长伸肌、拇短肌及外展肌发育不良或缺如,导致拇收肌、虎口的软组织、常指及指间关节挛缩 , 严重妨碍拇指对掌和抓握功能 。婴儿期可采取被动牵拉和支具固定 。幼儿期应用虎口成形、拇收肌起点切断和拇长伸肌延长或肌腱移位,可改善拇指功能 。手指屈曲挛缩虽常见但多不严重,早期采取被动牵拉、夜间支具固定,防止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严重者需要松解指浅屈肌和侧副韧带,并用细克氏针固定三周 。若手指背伸功能经常侧松解获得改善,但出现腕屈曲畸形 , 则应在前臂分段切开延长指屈深肌、浅肌的肌肉与肌腱移行处 。术后用石膏或支具固定,特别是长期夜间支具固定可防止复发,或延长复发间期 。

上肢关节挛缩疗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