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黄疸要从治血入手


治黄疸要从治血入手

文章插图
……
【治黄疸要从治血入手】从师于著名老中医关幼波教授,北京市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尤其擅长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顽固性肝硬化腹水、酒精性肝病等 。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五上午出诊地点:北京市中医医院肝病科
黄疸是许多大病的“迹象”:儿童与青少年时出现黄疸,可能与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有关;中年人黄疸多见于肝炎和胆道结石;老年人出现黄疸很有可能是由癌症引起 。
由于中国是一个肝炎大国,血吸虫病、胆道疾病的发生率也很高 , 因此,中医在治疗黄疸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汉代医圣张仲景就是治疸专家,他所创制的茵陈蒿汤等方剂,至今仍为治疗黄疸的基本方剂 。后世医家们也根据张仲景的经验,不断摸索,总结出不少针对黄疸的治疗原则 。
治黄去湿热
中医认为,湿热之邪是引起黄疸的重要原因 。湿热侵犯的重点部位不同,症状也千差万别 。湿热侵犯上焦和中焦(比如脾、胃),多表现为头晕头痛、心烦、频频呕吐、胃脘胀闷 。湿热侵犯中焦和下焦(比如肝、肾、膀胱),多有小便赤热、尿液混浊、尿道灼痛、小腹胀 , 大便干结或者溏薄 。湿热弥漫三焦,则上述症状交错出现 , 提示病情重 , 严重时可出现高热、谵语、抽搐等 。
因此,去湿利小便成了黄疸的重要治疗原则 。如《金匮要略》所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所以治疗黄疸时 , 可采用清热利湿、温阳化湿等治法,通利小便,使湿邪排出体外 。
治黄分阴阳
黄疸根据其色泽不同,分为阳黄和阴黄 。色泽鲜明,如橘子色的为阳黄;色泽晦暗不鲜明的为阴黄 。
就阳黄来说 , 其病程较短 , 黄色鲜明 , 属于热证、实证,证明机体正气不衰、湿热较盛,多发生于疾病急性期和早期,还伴有发热、烦渴、恶心呕吐等,小便少而黄,还有的患者表现为腹部胀满 , 大便秘结 。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 。而阴黄则病程较长,属于虚证、寒证,机体阳气衰败,多发生在疾病的慢性期 。表现为食欲下降、腹部胀满、大便稀、怕冷、舌苔白腻 。治疗方法是温中健脾化浊 。
阳黄和阴黄可互相转化 。阳黄不及时治疗,可以转化为阴黄 。阴黄过多使用温燥药的话 , 也会转变为阳黄 。
治黄必治血
湿热之邪一般容易深入血脉,引起出血 , 包括吐血、便血、紫癜、月经不正常等症状,还伴有夜间发热,心烦失眠,脉细数等 。因此治黄必然要从治血入手,可有以下优点:
1、可以加速黄疸的消退 。
2、有利于肿大的肝脾回缩;
3、活血即可祛瘀,祛瘀即可生新 , 有利于肝细胞再生 。
治血法有:
凉血活血法,常用药物如生地、丹皮、赤芍药 。
养血活血法,常用药物如丹参、白芍、当归、益母草 。
温通血脉法,主要用于阴黄,常用药物为附子、桂枝 。
治黄需解毒
很多黄疸病是“疫毒”所致,应当根据病情需要 , 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用解毒药物,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去湿除热,黄疸消退得更快、肝功能恢复得更好 。
常用的方法有:
化湿解毒法,药物有藿香、黄芩、黄连 。
凉血解毒法,常用药物如银花、蒲公英、土茯苓 。
通下解毒法,大便燥结可用此法,常用药物有大黄、败酱草、黄柏 。
黄疸后期,正气耗伤,还可以采用酸敛解毒法,使黄疸易于消散 , 药物有五味子、乌梅 。
此外,黄疸长期难以消退者还需要采用化痰法,常用药物有杏仁、桔红、莱菔子等 。

治黄疸要从治血入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