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陷阱——巴纳姆效应


心理学的陷阱——巴纳姆效应

文章插图
导读:心理学中有很多陷阱,巴纳姆效应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走进神奇的巴纳姆效应 , 揭开星座之说的神秘面纱 。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感觉星座、算命很准 。
【心理学的陷阱——巴纳姆效应】一、起源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 , 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以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名字将弗瑞尔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
二、实验
心理学家弗拉(Bertram Forer)于1948年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分析 。试后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 , 5分最高 。事实上,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都是相同的: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 。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 。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 。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 。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 。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 。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 。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 。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 , 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 。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结果平均评分为4.26,在评分之后才揭晓,弗拉是从星座与人格关系的描述中搜集出这些内容 。从分析报告的描述可见,很多语句是适用于任何人,这些语句后来以巴纳姆命名为巴纳姆语句 。
在巴纳姆效应测试的另一个研究当中,学生们用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 随后研究者对报告进行了评价 。研究者们先写下了学生们个性的正确评估 , 但却给了学生们两份评估,其中一份是正确的评估和一份是假造的,也就是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谈的评估 。在之后,学生们被问他们相信哪一份评估报告最能够切合自身,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9%),相对于那一份真实的,选择了那份假的评估报告 。
三、产生原因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 。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 。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 。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在我们的头脑中 , “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 。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 , 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
还有所谓的“谄媚效应” 。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 。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 。
此外从基因角度上来看 , 每个人几乎都是一样的 。相似的基因造出了相似的大脑 , 大脑中相似的机制引发每个人的思维 。尽管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每个人的思维产生影响,但大体上来说,每个人的情感、个性上总有很多共性的 。
四、应对方法
要避免巴纳姆效应 , 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 有以下几种途径:
1、要学会面对自己 。有这样一个测验人的情商的题目是:当一个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后 , 她醒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时 , 第一个反应会是捂住什么呢?答案是尖叫一声,然后用双手捂着自己的眼睛 。
从心理学上来说 , 这是一个典型的不愿面对自己的例子,因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认为是缺陷,就通过自己方法把它掩盖起来,但这种掩盖实际上也像上面的落水女人一样,是把自己眼睛蒙上 。所以,要认识自己,首先必须要面对自己 。
2、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很少有人天生就拥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 , 实际上,判断力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没有相当的信息收集 , 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 。
3、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在比较的时候,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 。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 。因此 ,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 , 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 。
4、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 。重大事件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越是在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生活中的人们常常习惯于用自己的行为模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后果,却忽视了行为模式背后的动因才是让他们走入陷阱中的主要驱动力 。其实,心理陷阱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 , 而巴纳姆效应这个心理陷阱 , 亦是如此,要不然我们很多人为什么信星座、算命?
参考书目:《心理咨询学》(张日昇)

心理学的陷阱——巴纳姆效应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