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坚守‘粮心’”征文展播(十三)?

(来源:东营机关事务)
失败的馒头
捡起地上的一粒米
捧在手心
她的晶莹里流动着太阳的光辉
她的芳香里蕴藏着朝露的气息
想象中,有虫嘶,有蛙鸣,还有老父亲弯腰的背影。
——题记
“扔了吧,都瘪成那样子了。”锅里刚蒸熟的馒头,嫩白、圆润、饱满,散着麦香。唯独边角上的一个,黝黑、干瘪、褶皱,看着没有食欲。
“吃了吧,应该没事。”妻子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
“谁吃?”说完就后悔了,那还用问吗?
拿起那个失败的馒头,似乎还有不轻的重量,像一块石头,无论你怎么用力,也捏不出手指印。和周围的白嫩相比,就像是白天鹅里的丑小鸭,不知道是和面时酵母不均匀,还是蒸的时候滴上了水,现在它就在我的手心里。掰开时用了点力气,里边和外边一样,都是没有发起的面疙瘩。放在鼻子上闻一闻,确实是诱人的麦香,掰一小块儿,仔细咀嚼,也没有什么怪味,就是多用一点点力气,不好吃也不难吃。
为什么要扔掉呢?
是因为馒头不值钱,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还是因为吃不得苦,现在开始挑肥拣瘦了?想起上学的时候,馊馒头也不舍得扔啊!
上中学那会儿,需要住校,三天一回家,从家往学校里带馒头,学校负责给蒸热。一个班一网兜,下了课值日生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往食堂跑,去晚了被人提走就会饿肚子。都是清一色的卷子馒头,不能是圆的,更不能是包子或花卷,这些都是我们经过惨痛教训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刚上学的时候不知道,家庭条件好点的带菜包子,没两天就被同学吃光了,到第三天只能挨饿。后来家长想了办法,做成馒头,里边藏着糖或者馅。可是也耐不住耳聪目明鼻子尖的学生多,有时在食堂就被掰开拿走,也有时被同学拿来分吃,撑不到第三天。偶尔看到圆馒头上被插了个洞,那一准儿是“小馋猫”在侦查馒头里是否藏有猫腻。从此便只能带长卷子馒头,让人一看就知道没有藏馅,一顿吃一个,早晨吃饱了上学,周三晚上回家吃,三天带七个,正好。
冬天还好点,馒头经过三天最多干裂,夏天就不大行了,没有冰箱,教室里总是弥漫着霉菌的味道。经过一夜,馒头就会有白色的斑点,渐渐地长出菌丝,第三天直接变成黑点,掰开馒头就想起“藕断丝连”这个词。这样的馒头已经变质失去了麦香,放进嘴里难以下咽。不吃只会挨饿,也有中午不吃饭饿着肚子等着放学回家的,整个下午无精打采。
馊馒头蒸热后还是能吃的,能吃上馒头已经很是不错了。犹记得冬小麦还没成熟的时候,家里没麦子了,只能借着吃。母亲用独轮车从后邻家推回两袋子小麦,总算是没有饿着肚子。那段时间的馒头都是搀着玉米面高粱面的,纯白面馒头实在是金贵。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