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民族特色的基诺族大鼓舞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在基诺族文化中,有一种舞蹈——大鼓舞,是基诺族人民在节庆时跳的舞蹈,颇具民族特色 。那么大鼓舞是一种怎样的舞蹈呢?随小编来了解下吧 。
大鼓舞,基诺语称“司土锅”,“司土”为“大鼓”,“锅”为“跳”,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基诺族村寨 。基诺族跳大鼓舞是为了感谢传说中用大鼓拯救了基诺人的创世女神阿嫫腰白 。跳大鼓舞以过“特懋克节”时最为隆重,时间是在立春后三天 。
基诺族大鼓舞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目前 , 只有3名年过七旬的老人尚能掌握大鼓舞仪式的全过程及全部舞蹈动作,已处于极度濒危的境地 , 急需加以保护 。
基诺族的大鼓长约1米左右,直径在四、五十厘米之间,两面蒙有牛皮,平时禁止敲击,只有在过特懋克节和祭祀称为“铁罗嫫嫫”的神灵时,方能敲击大鼓和跳大鼓舞 。
跳大鼓舞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舞前 , 寨老们要先杀一头乳猪、一只鸡,供于鼓前,由七位长老磕头拜祭,其中一人念诵祭词,祈祷大鼓给人们带来吉祥平安 。祭毕,由一人双手执鼓槌边击边舞,另有若干击、击镲、伴舞伴歌者 , 跳大鼓舞时的唱词称“乌悠壳” , 歌词多为基诺人的历史、道德和习惯等内容,舞蹈动作有“拜神灵”、“欢乐跳”、“过年调”等 。大鼓是基诺族的礼器、重器和神物,只能挂在卓巴(寨老)家的神柱上,制造大鼓要遵循很严格的程序 。
大鼓舞的动作主要是曲腿、举手、转身 。跳舞者先是双脚站自然步,双手握鼓锤自然下垂,然后是左脚前伸脚跟着地 , 左膝弯曲,双腿颤动 , 左手握锤举至头顶,右手握锤垂于右胯,再将左手放下,右手举起,作过转身动作后变换左右脚的姿势 。
解放以后 , 基诺族跳大鼓舞的场所从卓巴家搬到寨场 。大鼓舞经文艺工作者加工以后走上了舞台 , 成为具有基诺族民族特色的表演性舞蹈大鼓舞有专门的舞曲,经文化部门调查记录的曲调有《特模阿咪》(即过年调)、《乌攸壳》(意为拜灵)、《厄扯锅》 。《特模阿咪》是最古老的大鼓舞歌调,由徵、宫、羽、商、角五音阶组成,速度缓慢 , 歌者在大鼓前手持 或镲边歌边舞,表现过年的喜庆气氛 。
颇具民族特色的基诺族大鼓舞文化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浙江特色麦饼怎么做
- 具有藏族特色的藏族的文化符号
- 什么是少数民族
-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
- 美的冰柜好还是海尔冰柜好
- 柳永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 农耕民族有哪些特点
- 胡同来源于哪个少数民族
- 呼麦是哪个民族的
- 山西好吃特色美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