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鬼节的民间禁忌有哪些 七月半鬼节的由来和传说

每年的农历七月被民间称为鬼月,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也就是俗称的鬼节 。民间认为七月是鬼月,夜间、荒郊野外阴气重,尤其是中元节前后更是阴气重 。那么关于七月半鬼节的民间禁忌有哪些?七月半鬼节的由来和传说您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吧!

七月半鬼节的民间禁忌有哪些 七月半鬼节的由来和传说

文章插图
七月半鬼节的民间禁忌有哪些 1、提防鬼剃头
所谓的“鬼剃头”是一种病理现象,就是莫名其妙头发一夜之间会脱落一片,导致斑秃 。鬼剃头是民间的一个称呼,由于古人当时并不了解这一方面的科学知识,所以会认为这是鬼剃头 。当然阴气导致头发突然掉落是原因之一,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都要在这几天里提防鬼剃头 。
2、不办喜事
【七月半鬼节的民间禁忌有哪些 七月半鬼节的由来和传说】农历七月半这一天不办喜事,包括搬家、换新物、领结婚证、拜访亲朋好友 。如果无法避开这天,那么可以预先打个电话告知亲朋好友们,并且带着小红包上门,让红包的喜气去冲散这天的阴气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
3、不要熬夜
农历七月半这天最好不要熬大夜,这一天尽量在晚上十一点钟时就睡觉,不要熬夜 。熬夜与你的神经系统息息相关的,传统学认为人的灵魂是聚集在天台处(也叫天门星),也就是头的旋涡 。如果熬夜的话,天门洞始终处于开放状态,阴气进入,不利于身体健康 。
七月半鬼节的由来和传说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相传是鬼魂团圆的日子,也就是俗称的“鬼节”、“七月半”,它的正式名称即为“中元节” 。
一、起源于道教和佛教
道教典籍《道藏》中记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 。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民间就把这一天作为悼念祖先、祭祀亡亲的日子,并且称为“中元节” 。
而佛教徒将这天称为“盂兰盆节” 。相传目莲(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想要救回饿鬼道受苦的母亲时,设立了盛大的“盂兰盆”,提供了百味饮食,用以供养十方众神 。最终依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把母亲以及其它鬼魂解救了出来 。
二、源于古代“郊社”
在古代,农民在粮食丰收之后,会趁着农闲时刻举行祭祖、祭田仪式,献上供品 。一方面是庆祝丰收年,另一方面感谢开垦田地、建设家园的祖先,以及那些教会人们管理土地、刀耕火种的神灵 。并且在古代,七月的时候疫病多发,人员死亡数量大 。所以“七月半”也就渐渐从祭田祭祖,发展到超度亡灵的“送鬼节” 。
以上就是对于七月半鬼节的民间禁忌有哪些、七月半鬼节的由来和传说问题的解答,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你了解更多关于七月半鬼节的知识 。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