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三度音程的兴山民歌

早在很久之前 , 我们的先民就开始探索音律了,并经过一点时间的累积 , 形成最早中国传统音乐 。同时通过日常生活各种不同声音的展现,慢慢形成乐律 。湖北文化里兴山民歌作为承上启下的纽带,一代代传承下来 。
《东坡集》有记载:“……二三月皆群聚讴歌,其词固不可解……但宛转其声往返高下如鸡唱尔,与庙堂中所闻鸡人传漏微似 。”千百年来弥漫在兴山薅草场上的扬歌和号子就被赋予了这样奇妙的旋律 。兴山民歌分布于兴山县各乡镇及其东、南、北部的周边地区 。因其特有的“兴山三度音程”,从而被国家文化部定名为“兴山民歌” 。
经科学考证,兴山民歌明确的历史已有800多年 。再与曾侯乙编钟三度定律结构一致的特点来看,其历史渊源一直可以上溯到2400多年前 。特别是92年出土的商周青铜“猪磬”的三声结构关系与兴山三度三声腔民歌的结构几乎相同,这也为其源远流长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
兴山古歌音调奇特,不见经传,让人不识音高、不辨调式、不易歌唱 。其实,它在音阶结构中含有一个介于大、小三度之间的音程,被命名为“兴山三度音程” 。这个独特的音阶证明了在荆楚音乐文化中存在着一个与乐器考古发现的律制相一致的口传文化 。
兴山民歌的独特不仅在于其音调本身的听觉效果,还在于其独特的审美情操 。兴山民歌历来给“外来人”的感觉就是“悲”,让人觉得那是“哭死人的调子” 。
从汉武帝立乐府到唐太宗制雅乐,都有楚音“哀伤”、“悲”的记载;所有对竹枝歌音调的描写,都是千口同声、毫无例外地唱“悲苦、愁绝”之调 。直到今天,人们也认为兴山民歌“音悲” 。其实这种认识是与楚人的感觉大相径庭的楚人反以此音为乐!这只是不同地域的人审美心理不同罢了 。所谓的反“悲”为“喜” , 正是荆楚古歌的美学特征 。
兴山民歌揭示了荆楚古歌的原貌,为中国传统音乐并未失传提供了无可辩驳的铁证,证明了中国传统音乐顽强的生命力和稳定的遗传性 。
兴山民歌的主要价值在于:兴山古歌在一片失传声中传承了下来,证明了我国传统音乐顽强的生命力;证明我国有独特的本土音乐;揭示了荆楚古歌的面貌;独特的乐律学原理将丰富我国的音乐理论 , 填补世界音乐理论的空白 。
证明了我国民间艺术实践中,存在着与出土乐器相一致的律学原理;揭示了350音分左右的音程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个久远的、客观存在的常规音程;见证了我国民间“鸡鸣歌”唱法的持久性与科学性;作为文化纽带,有助于我国南方多个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 。
【兴山三度音程的兴山民歌】兴山民歌是巴楚古歌难能可贵的遗存 , 它推翻了“中国音乐西来说” , 佐证了中国古乐并未失传、中国也有自己本土音乐的学术争议,其独特乐律学原理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史、我国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变异等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就像一切活化石一样 , 这门古老的艺术正面临着绝迹的危险 。一是因为其不见经传,让人不识音高、不辨调式、无法记谱、很难学唱 。再者,随着生产的发展 , 薅草在农村已被现代化的除草技术代替了,而兴山民歌之所以能在兴山流传下来,就是有赖于薅草锣鼓作为载体,一旦薅草锣鼓彻底消亡,兴山民歌必将随之绝响 。
兴山民歌主要存在于兴山薅草锣鼓和兴山丧鼓两种载体之中,尤以薅草锣鼓最为典型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 兴山薅草锣鼓在生产劳动中几乎绝迹,,其传承保护状况令人担忧 。如不大力抢救保护,这个独特的歌种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

兴山三度音程的兴山民歌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