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戏文化的“活化石”-粤剧

粤剧是汉族戏曲之一,也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粤语华人的移民以及对于粤剧的喜爱和传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粤剧也被组织肯定,并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么 , 大家对于粤剧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广东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粤剧溯源
【广东大戏文化的“活化石”-粤剧】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粤剧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 。到了清朝末期 , 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 。
粤剧的几大表演方式
自报家门:戏曲中主要人物出场时的自我介绍 。它由打引、定场诗、坐场白组成 。
打引:是剧中主角第一次上场时,半念半唱一些韵文结构的词句,这叫打引 。它简单地自叙心情、处境、身份、经历、性格,抒发志趣、抱负、情绪 。
定场诗:当角色念完“打引”以后要念的四句诗,为定场诗 。内容大半是介绍剧中的特定情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
坐场白:主要角色念完打引、定场白以后所念的一段独白 。内容是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身世、经历、心理等 。
跑龙套:龙套是指戏曲中扮演士兵、夫役、宫女等随从人员,因穿特殊形式的龙套衣而得名 。“跑龙套”就是扮演这些角色的意思 。
说白:说白可以分为独白及对白,意思是演员把台词念出来,当中又可以分为押韵及不押韵 。押韵的包括诗白、口古、白榄及韵白 。不押韵的有口白、锣鼓白、引子白及浪里白 。引子白,又称打引 , 是演员出场时候所说的话,说完便拉腔演唱 。譬如《三娘教子》中,三娘出场念打引:“秀水不留空赚地 , 浮云无雨枉遮天” 。
武打:粤剧中的武打场面被称呼为武场 。由于武术家云集在岭南一带,流派众多 , 有洪拳、儒拳、蔡拳、岳家教等,其中以咏春拳、蔡李佛拳、洪拳比较着名,所以在武场中使用的传统岭南武功注重坐功、打功、拳术、器械对打、高台功夫、绝技,以近距离对打为主 , 强调力量 。自从薛觉先从京剧引入北派功夫,强调大开大合,以远距离对打为主,加强了舞台上的观赏美感 。
粤剧代表人物——红线女
谈粤剧必谈红线女 。海内外的广府人都知道,哪里有粤语,哪里就有红线女的“红派”曲腔 。红线女从艺六十年 , 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 。红线女独有的以声带情、炉火纯青的唱腔艺术塑造了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舞台形象——王昭君、李香君、刘胡兰、焦桂英、崔莺娘……在粤剧史上留下了绚丽篇章 。
由于粤剧继承了民间传说、京剧、昆剧等着名剧目 , 加上近年来所创作的剧目,使着名粤剧非常丰富 。同时,由于部分剧目受到非常喜爱 , 随着新媒体的诞生 , 这些着名粤剧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话剧,甚至音乐剧 。近年来,粤剧已成为粤族同人乡音互通、情性互达的一条纽带,在异国他乡,喜欢粤剧的人们也习惯用这种吹拉弹唱的艺术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乡音乡情,寄寓自己对广东文化的依恋 。同时,在提倡弘扬民族文化的年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 , 粤剧的市场价值势必将越来越大,甚至可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文化商业路线 。

广东大戏文化的“活化石”-粤剧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