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历史上的正黄旗到底有多牛?

八旗|历史上的正黄旗到底有多牛?
文章插图
白山黑水之间,有一个女真部落,他们以狩猎为生。狩猎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每个人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有所收获。但是,人数一多就不好指挥和协调了。为了统一指挥、方便管理,女真人就将部落里的成员划分成若干个牛录,牛录的统领称为牛录额真。当部落里面进行大规模围猎的时候,一两个牛录不够用,需要组织多个牛录共同行动。这个时候,为了统一指挥,更好地协调,女真人又将若干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称为固山,在汉语中称“旗”。后来,努尔哈赤起兵并统一整个女真部落,在此过程中都沿用了牛录和固山制度。八旗|历史上的正黄旗到底有多牛?
文章插图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前后,努尔哈赤第一次对部落内的牛录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和调整。他规定,每三百人为一个牛录,每五个牛录为一个甲喇,每五个甲喇为一个固山。固山又称旗,整个部落分成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到了明朝万历四十三年,随着部落人数的急剧增加,军队的大规模扩充,原来的四旗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新增名额了,所以努尔哈赤又新增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自此,八旗制度正式建立。努尔哈赤之后,皇太极即位。在他统治期间,除满洲八旗之外又新增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各旗分别设立都统三名,满洲都统、汉军都统、蒙古都统各一名。八旗|历史上的正黄旗到底有多牛?
文章插图
清军入关后,本着“居重驭轻”的原则,清朝皇帝将八旗精锐中的一半留在京城,拱卫京师。剩下的一半则驻守在全国各地。但是整个国家幅员辽阔,八旗这点兵根本就不够用的,所以清朝就采取了八旗兵驻守重点军事要塞的策略,以点带线,从而掌控全国局面。当时八旗兵的驻防线主要有运河驻防线、黄河驻防线、长江驻防线、东南沿海驻防线和边塞驻防线等。八旗兵驻守各地,还要带着一家老小全家人。有清一代,八旗子弟一直享有特殊的待遇。旗人不纳税,不服劳役,并且占有大批良田。优厚的待遇和长期的相对和平,使得八旗子弟逐渐形成了惰性和颓废,他们的后代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清朝中后期,很多旗人都不会打仗了,也不会狩猎了,甚至连曾经赖以生存的骑马和射箭都不会了。八旗|历史上的正黄旗到底有多牛?
文章插图
更要命的是,他们不会种田,虽说祖上攒下了不少家业,但是坐吃山空总有饿肚子的一天。后来就真的饿肚子了,怎么办呢?很多下等旗人就把祖上传下来的盔甲和武器给变卖了,直至沦落为佃户、流民、痞棍和无赖。八旗子弟,在建立之初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因为它本身就起源于部落狩猎时的牛录组织,是为了方便协调和管理而设置的临时组织。只不过后来沿用到行军打仗上来,八旗制度才正式确立,并开始显得正式起来。再后来随着各旗旗主的身份有别,八旗内部才有了高低贵贱之分。清军入关之前,正黄旗和镶黄旗由皇帝直接统领,旗主是皇帝本人。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则分别由皇帝的子侄统领。清军入关后,多尔衮实际掌权,他统领的正白旗成为势力最大的一支。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亲政,他便将多尔衮的正白旗划归到了自己手里。从此以后,清朝的皇帝亲自统领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这三旗。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