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花鼓戏是哪里的地方戏

张爱玲说过:对于不会说话的人 , 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的袖珍戏剧 。戏剧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看来是不可或缺的,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的特色 。那么花鼓戏是哪里的地方戏呢?本期花鼓戏文化为你揭晓答案 。
花鼓戏是湖南最着名的戏种,源出于汉族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 , 自初旬起至是夜止” 。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 。
【独具特色的花鼓戏是哪里的地方戏】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 , 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 。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汉族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 。
后来 , “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 。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 。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了 。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 。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 , 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 。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 。
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 。据1981年统计 , 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1957年 , 湖南省艺术学院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
【结束语】戏剧特有的行当 , 让表演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尤其是旦、生、丑,在花鼓戏中仍占主要地位 。

独具特色的花鼓戏是哪里的地方戏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