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的戏曲剧种是什么

【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的戏曲剧种是什么】安庆是安徽省的一个城市,念白也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艺术特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黄梅戏就是用安庆方言歌唱的一种戏曲种类 。本期戏曲大全一起来了解一下黄梅戏是怎么样的吧!
黄梅戏 ,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也是与庐剧、徽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 。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 。
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 , 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着称 。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起源于唐初 。清乾隆时期 , 湖北黄梅县一带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 。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 。但作为地方剧种 , 黄梅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
念白及唱词,很多用的是地方语言,剧情反映的也是老百姓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 。黄梅戏中经常演出的大本戏,只限于男女情爱 , 伦理道德等,很少演出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的剧目 。黄梅戏长期以来局限在安庆地区以及安徽其他地区范围内演出,这也局限了眼界和视角 。黄梅戏的传承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作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 , 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 。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那还是近代的事 。在这段时间内,他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 , 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 。
在谈说这个名剧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表演这个剧种的团体,同样经历了这么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他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起来的 。也可以说,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他的表演团体的形成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据史料记载 , 早于唐代时期 , 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 。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 。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 , 太白湖中渔出波 。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

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的戏曲剧种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