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风俗流程 从订婚到结婚

结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在结婚的时候就会履行很多的习俗,希望接下来的婚姻生活都能非常的幸福 , 但是每个地方的结婚习俗都是不一样的,只是有些地方的习俗会有一些类似,尤其少数民族的结婚习俗最为特别 。
一、订婚
首先男方需要准备如下:
1、聘金:不同地区不一样,所以大家需要咨询下当地的长辈们 。听听他们的意见 。
【结婚风俗流程 从订婚到结婚】2、金饰(戒指、手镯、项链等) , 俗称“三金”有的地方是“五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金手镯、金脚镯)
3、订婚戒指(钻戒一只)
4、当然还有其他需要准备的东西 , 根据你们当地习俗来 。
女方需要准备如下:
1、抬礼品礼:给帮女方抬男方行聘礼品者的红包礼 。
2、甜茶 。
3、甜汤圆、点心 。
4、招待男方宾客的酒席 。
7、回赠男方的礼品 。
订婚流程:
通常来说 , 订婚着重女方的礼俗,结婚着重男方的礼俗,不过现代大多由男女双方协商合意即可 。以下为一般礼俗 , 可视实际需要或地方习俗 , 酌情增加或省略 。
1、订婚当天,男方将「行聘礼品」以二、六或十二个红大盒装盛 。
2、男方亲友将甜茶喝完,并将红包置入杯中 。
3、准新娘出堂收茶杯(过程和敬茶同) 。
4、奉茶完毕,接着进行「戴订婚戒指」(或手指);将金、铜戒指以红线相系 , 取夫妇同体同心之意或以钻戒代替 。
5、女方准备高椅、矮椅各一张
6、准新娘入座,脸朝客厅大门,向外而坐,两脚踏在矮椅上 。
7、准新郎站在在准新娘在右边,面对准新娘 。
8、准新娘伸出右手 , 准新郎右手拿戒指 。
宴请注意事项:
举行完以上订婚流程后 , 女方家亲男方家以及女方诸位亲戚吃宴席 , 准新郎挨个拜见女方亲人 , 并接纳亲人给准新郎准备的见面礼金 。
转天,准新娘要由伯母或者姑姑陪同,拜见男方亲友,吃宴席,并收见面礼 。(此时,男方注意要准备红包给女方的陪同每人一个 。)
二、结婚
1、婚礼前天下午,男方家带管家来与女方碰面,商议当天结婚细节 。
2、婚礼前天下午 , 新娘的妹妹要去新郎家贴窗花,收礼金 。
3、结婚当天,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 。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 。新郎大早来女方家娶亲 , 车队要绕圈城行走,不可走回头路 。
4、新娘妆毕,要怀揣一方小镜子,以“避”凶光 。等待迎娶 , 同时要将准备的糕饼吃下 。
5、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 。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 , 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 。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 。
6、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 。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 , 还有薄饼一样主食 , 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 。
7、丈母娘捧茶给新郎,并接收喜钱 。
8、小舅子换新郎新娘花,并接收喜钱 。
9、新郎见到新娘后,困难又来了~新娘的鞋被家人早早的藏了起来,新郎需要找到鞋子,才能进行下一步 。
10、逗新郎环节,节目各不相同 。
11、经过重重考验,终于可以迎娶新娘了!但是,先娘子不允许落地,得新郎一路背回家哦!
12、在新郎通过重重考验的同时,丈母娘还有一项工作——熏车 。(丈母娘手拿香 , 围着喜车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之后再打开车门,将车内也熏一遍 。)熏车结束 , 丈母娘接收喜钱 。
13、新娘上车,车队启程 。迎娶队伍要随带红布或红手帕,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或互丢红手帕,即新娘的女红消灾 。
14、新娘弟弟陪同 , 与陪嫁物品一起 , 俗称“拎皮箱”,到婆家后再将皮箱打开,俗称“开皮箱”,并收取拎箱红包和开箱红包 。
15、到达男方家 , 新娘被新郎背至床上,新娘坐上提前准备好的红被子,然后喝过红糖水,吃过糕面后 , 方可下地 。
16、宴请男方宾客,新人敬酒 。
17、未入洞房前 , 必请一位父母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到新房中为新郎新娘安放被褥 。并将一把五色粮撒到褥下,赶个五谷丰登的吉利 。床头下放几颗红枣 , 意思是早(枣)生贵子 。枕下放几粒花生,意思是男孩女孩“花”插着“生” 。
18、晚上亲朋好友闹洞房 。闹洞房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显出自己的体面和光荣 。俗话说:“新妇三天无大小”,这一天 , 不论男女老幼都可入房“看新媳妇儿” , 逗引新娘,不管荤的素的一起来,有意是尽量使原本羞羞答答的黄花闺女变成大大方方的泼媳妇 。
19、最后 , 还有人潜伏洞房窗上窃听新郎新娘说私房话 , 俗称“听房” 。
20、结婚一般第三天需要回门,回门也就是新人两人一起回娘家,记住一定要带礼物,不能空手回去,另外当天女方还需要开设回门宴,邀请女方那边的亲朋好友 。

结婚风俗流程 从订婚到结婚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