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客家民居的特色与风格

中国的建筑文化特色是一个区域地方历史文化的底蕴 。有着“石头的史书”的美称 。在中国建筑的客家建筑艺术是富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 。客家建筑是中国五大民居之一 。深圳文化是典型的移民文化,其客家民居建筑具有明显的移民文化特征 。
据史料记载,深圳的客家人大部分是中原南迁移民的后裔,深圳客家的大部分移民主要是由于清初“迁海复界”而从赣、闽、粤等地成批迁入的,这次迁徙被称为客家人的第四次大迁徙 。长期的迁徙与拓展,促进了深圳客家先民与当地原住民的融合,推动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深圳客家民居就是这部移民创业史的缩影 。
深圳的客家民居坐落在龙岗、宝安、罗湖等区,而又主要集中在龙岗区 。龙岗区目前发现的100余座客家民居 , 大都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兴建 。这里的客家民居被称为“客家围”,以区分于“广府围”和介乎客家、广府之间的“三合院” 。
“鹤湖新居”以及清代崛起众多气势恢宏的客家民居,正是深圳客家先民勤劳开拓、创基立业的生动写照 。深圳的客家围楼,其渊源于中原传统礼制府第式院落民居和庄园式坞堡的基本形制,是闽西客家土楼以及粤东兴梅地区客家围龙屋与“四点金”(带四角雕楼的围龙屋)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还吸收了岭南广府民居的优点 。
深圳客家民居更多是类似江西赣南客家地区的方形围屋 。它保留了兴梅地区客家民居的月池、禾坪、堂屋、横屋的传统,但却丢掉了后面半月形斜坡式的化胎,或将化胎变为长方形平面式的天街(如龙田世居),并进一步将其住房由单间改为“斗廊式”套间 。
【深圳客家民居的特色与风格】在以往的客家民居中,人们更多的是考虑大家族的利益,只片面地强调建造一个可以容纳整个家族“聚族于斯”的居所 , 而无顾小家庭的私密性需要 。深圳客家围屋的设计无疑是为追求个体私密性而对广府民居的一种兼收并蓄 。这种“封闭中的开放” , 正是既重宗法礼仪又敢于在外创业的深圳客家先民的大胆创造,实为客家民居建筑的一大进步 。
在许多地区的客家祠堂中 , 都是只供奉祖先 , 不容其它神祗插足其中的 。但深圳客家民居的祖堂所在地,既设祖宗神位,也在神座下供奉土地神 , 在厅堂侧供奉观音像,可见其已将原来占绝对优势的祖先崇拜与神灵崇拜并重,显示出深圳客家先民兼容并包的胸怀,这也是深圳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
深圳因属近海地区 , 海风含有碱性,为防潮湿与风化 , 这里的客家民居建筑材料与构筑方式除保持中原土构方式之外,还采用三合土与砖结合和利用蚝灰的就地取材等方式,内部主体建筑则为砖木结构施以彩绘,其变异的部分体现了其濒海民居的特点 。
作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深圳客家民居建筑中体现了大量移民族群的建筑文化特征 。对深圳客家民居进行研究,可以涉及历史学、建筑学、考古学、地理风水学、民俗学等各种学科,尤其对客家移民文化史的研究,亦是一笔有待发掘且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 。

深圳客家民居的特色与风格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