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姓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第八十位姓氏,尤其在川、贵、湘地区最有影响 。当今龙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22%,总人口大约近280万 。
龙的名义和图腾:
龙 , 是人们心目中神圣的动物神,也是汉文化的标志 。在甲骨文中有两种不同的龙字:第一种像条蛇 , 有一吐着舌信的、露出毒牙的蛇头 , 它应代表北方草甸上的蟒蛇,为4000年前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所印证;第二种像一只带多脚的爬行动物,它似如生活在长江里的扬子鳄,这种解释有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上铭刻的爬行龙纹所支持 。原始人对龙的崇拜主要体现于对自然现象的恐惧、神秘和期待,他们更多的认为龙是具有呼风唤雨、行云播雾神力的天神 。所以 , 龙人是以神秘化的龙作为图腾 , 并命名氏族名和族徽,进而出现带龙的地名、水名和山名,最终形成龙姓氏族和姓 。
龙姓的起源与演变:
龙姓的起源主要有四大支:舜臣龙、董姓、祁姓和邑名 。
第一支源出舜之臣讷言龙,讷言为舜时的官名,子孙以先祖的字为氏 。龙姓的历史至少在4000年以上 。据说在黄帝时代已有龙姓,黄帝之臣有龙行 。这些三朝以前的龙姓,其世系、姓属均无法考证,但说明龙姓的历史十分悠久 。
第二支出自董姓 。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帝之子称,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 。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 。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董姓 。惠连之子飂叔安,也作廖叔安,飂叔安之子为帝舜豢养龙,龙即鳄鱼之古名 。帝舜封飂叔安之子于董,称董父,史称豢龙氏 。董,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是夏商时代的侯国 。豢龙氏之后有龙氏,董姓龙氏的历史至少有4000年 。
第三支出自祁姓 。帝尧初居山东定陶,后迁河北唐县,故号陶唐氏,祁姓 。舜继承帝尧位,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到夏朝孔甲时代 , 丹朱后裔刘累,从师豢龙氏,为夏王孔甲驯养龙,有功封于刘聚 , 赐姓御龙氏 。御龙氏之后有龙氏 。祁姓龙氏的历史有3700年 。
第四支出自邑名 。龙,春秋时鲁国一邑,在今山东泰安西南之龙乡 。居者以邑为氏 。公元前256年 , 楚国灭鲁,龙邑归楚地 , 为楚大夫之食邑 , 子孙遂以邑为氏 。这支龙氏或为姬姓,或为芈姓,不可考证,其历史也有2200多年 。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五支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 。龙姓的起源不止以上四大支,加入龙姓大族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少数民族的成分,尤其西南地区的龙姓 。历史上发生的外族融入龙姓群体的重要事件有:西汉初期的西南贵州牂牁大姓龙姓 , 属夜郎族;西汉西域的且弥、焉耆两国的国王也姓龙;西汉时西羌族也有龙姓;到宋朝时贵州牂牁地区的龙姓依然为大姓 , 进入元朝时期,形成了贵州八番中的龙番 , 之后一部分形成今天贵州布依族的先民,大部分汉化为当地的汉族 。清朝的满洲八旗中也有龙姓 , 世居沈阳,其先出自汉民
?。肫炻? ,到清朝后期,又汉化为汉人 , 东北地区的龙姓主要掺和了满足的血液 。当代在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中的地名多带有龙字 , 而且当代龙姓的主体也在云贵川、湘粤桂地区,这与龙姓人群的迁移有着密切关联 , 西南地区龙姓的形成主要是在元明清时期 。
历史上龙姓的分布和迁移:
宋朝时期 , 龙姓大约有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以后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西、安徽,这三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87% , 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等省 。四川省为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龙姓总人口的32% 。全国形成了西部四川、东部赣皖两大块龙姓人口聚集区 。
明朝时期,龙姓大约有12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 。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龙姓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人口增长率,这与西南其他民族龙姓的加入有关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这两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71% , 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这两省的龙姓又集中了14% 。江西省的龙姓人口约占龙姓总人口的44%,为龙姓第一大省 。全国形成了以江西为中心的赣、湘、鄂、桂龙姓人口聚集区 。宋元明期间,龙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人口的流动由北、西向东南地区迁移,四川和河南地区龙姓人口急剧减少,分别向湖南和江西地区迁移 。
当代龙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龙姓的人口已近280万 , 为全国第八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2%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龙姓人口由12万激增到280万,增长了23倍多 , 龙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这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龙姓人群的汉化有关 。宋朝至今1000年中龙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贵州、湖南、四川三省,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湖北、广东、广西、云南、重庆,这五省区市的龙姓又集中了30% 。贵州居住了龙姓总人口的26%,为龙姓第一大省 。全国形成了以贵州为中心的云贵川渝、鄂湘粤桂的两大龙姓人口聚集区 。在近600年期间,龙姓人口由东南部向西部、西南迁移是主流,龙姓人口重心由东南向西移动 。
龙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黔湘桂、重庆大部、广东西北、云南南部,龙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7%,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9.8%,居住了大约49%的龙姓人群 。四川、云南大部、重庆北部、鄂赣粤大部、海南、福建西部、安徽西南、陕甘南端、蒙黑吉辽四省区连接地区 , 龙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0.6%之间 , 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7%,居住了大约34%的龙姓人群 。
龙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龙姓的郡望有武陵、天水等 。龙姓以武陵、天水、世师、八德、经德为其堂号 。“世师堂”和“八德堂”的典故均出自东汉龙述 。龙述为山都长官 。马援十分看重龙述 , 称颂龙述有八德“敦厚周慎,口无择言 , 勤约节俭,廉公有威” 。光武帝知道后,任命他为零陵太守,称其“堪为世人师” 。
楹联 龙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五副:
伯高敦厚;经德文章 。
图传来鹤;梦应成龙 。
龙女得柳生偕老;贤人因孟氏始传 。
虞舜大臣子孙繁衍;雷阳望族瓜瓞绵延 。
星交龙字,征异兆于科名;日射风波 , 映诗人之警句 。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龙姓历代名人48名,占总名人数的0.11%,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五十八位;龙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7% , 排在并列第一百七十九位;龙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3% , 排在第一百零九位;龙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排在并列第一百四十三位 。
历史上重要的龙姓人物有:东汉零陵太守龙述;五代后晋工部侍郎龙敏;北宋画家龙章 , 永州剌史龙景昭;元朝学者龙仁夫;明朝四川巡抚龙文光;清朝经学家龙启瑞,词曲家龙燮,民主革命者龙鸣剑 , 广西提督龙济光;民国云南省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常委龙云 。
龙姓血型:
【龙氏起源】龙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6.3%,A型占29.6%,B型占26.2% , AB型占7.9% 。
龙氏起源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