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八景,洛阳八大最美之地

【洛阳八景,洛阳八大最美之地】说到洛阳 , 自古以来,众多帝王在此建立都城,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这座城市饱受历史文明的熏陶,从古至今遗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来洛阳文化里看看,这洛阳八大最美之地吧 。
龙门山色
龙门 , 古称伊阙,隋唐以后始称“龙门” 。这里两山夹峙,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 。伊阙两岸分别是龙门山和香山 。龙门山上便是着名的龙门石窟,香山上是白园──白居易葬于此地 。白居易曾说“洛阳西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因而“龙门山色”很早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首 。
马寺钟声
位于洛阳市东13公里的白马寺始创于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历史,号称“释源祖庭” 。白马寺到了北魏、唐、宋时代,因为佛教极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众千余名,僧人们每天早晚按时上殿诵经 。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殿内击磬撞钟诵佛,钟声悠扬飘荡,远闻数里,听之使人心旷神怡 。
到了明代,寺内有口大铁钟,重约2500余斤,钟声特别洪亮 。据传这口钟与洛阳东大街钟楼上的一口钟音律一致,可以共鸣 。人们往往在听到白马寺钟声的同时,紧接着洛阳城钟楼上的钟也响了,民间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佳话 。因此,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
金谷春晴
西晋权臣石崇于元康八年(公元296年)在洛阳金谷涧营建别墅,与当时名士陆机、潘岳、左思等23人结为诗社 , 号金谷24友,并广收天下奇花异石于园中,名“金谷园”,为洛阳名园 。今日名园早已无迹可寻,位置据考证在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城西) 。洛阳火车站之金谷园只是托名,而非故址 。
洛浦秋风
洛河 , 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 。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 , 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特别是“金风消夏”、“半月横秋”的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 。千余年来,洛滨景色便使许多诗人留连忘返 。
早在三国时,曹子建说他在河畔遇到一位神女,他就借题发挥写了一篇《洛神赋》 。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曾徘徊洛滨 , 不忍离去 。唐高宗时,上官仪循着河堤,缓辔咏诗,洛滨景色之佳,可以想见 。白居易诗赞曰:“津桥东北斗亭西 , 到此令人诗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 , 脸波春傍窈娘堤 。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
天津晓月
着名的“天津晓月”为洛阳古“八大景”之一 。该遗址已经考古发现,在今洛阳桥附近 。天津桥畔 , 万国舟帆,南北两市胡人商旅充肆 , 抬头北望既是煌煌万象神宫,当年神都之盛,着实难以想象 。
皇帝后妃、王公贵族、文人墨客等,每至春夏 , 亦多从游其上 。李白的“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的诗句,说明李白曾在桥南董家酒楼饮酒 。白居易则有“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的诗句 。李益更有“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的咏赞 。
平泉朝游
平泉朝游是洛阳八景之一 。在市南15公里伊川县梁村沟,即平泉庄遗址 。原本是唐朝宰相李德裕别墅,规模宏大 , 方圆10里 。内筑亭台楼榭100余处,遍植奇花异草,广集珍木怪石 。有鸣皋山、瀑泉亭、双碧潭、垂钓台、丛竹幽径、醒酒石等景点 。
每当旭日东升,整个山庄披上了金色霞衣,悠扬的牧童笛声在空中回荡,一派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可惜随着李德裕被贬 , 平泉别墅也日趋荒废 。后人在此建平泉寺,并在泉源处拦筑人工湖 。如今这里已成为避暑游泳的好去处 。
邙山晚眺
邙山古名郏山,东西绵延三四百里 , 犹如一条长龙般横卧在洛阳城北,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 。邙山峰峦起伏,风光绮丽 , 它的最高峰翠云峰树木葱茏,苍翠如云 。历代名人纷纷来此游览 。相传老子曾在此炼丹,道教遂于山巅兴建上清官以奉祀老子 。唐宋时期,每逢重阳佳节 , 上邙山游览者络绎不绝 。
傍晚时分,暮色苍茫 , 华灯初上,云烟缥缈 。人们站在峰顶远望,但见周围群峦起伏,山川秀美,城郭巍峨,宫殿宏丽,顿觉心旷神怡 。因此 , “邙山晚眺”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 。
铜驼暮雨
“铜驼暮雨”是洛阳八大景的最后一景 。城东关外的中通巷,隋、唐、宋时叫“铜驼陌” , 它位于隋唐城的城东北隅,当时国际贸易市场叫“丰都市”一带 。它西傍洛河,桃柳成行 , 高楼瓦屋 , 红绿相间,每当阳春时节,桃花点点 , 蝴蝶翩翩,莺铭烟柳,燕剪碧浪,其景色之美,别有洞天 。隋唐时代这里人烟稠密,每当暮色茫茫,家家炊烟袅袅上升,犹如蒙蒙烟雨,纷纷扬扬,这就是人们赞不绝口的“铜驼暮雨”的由来 。

洛阳八景,洛阳八大最美之地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