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特色的湖南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白仓高跷

踩高跷的艺术在很久以前就有,它是一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汉族传统娱乐项目 。白仓高跷也被称为踩高跷 , 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在舞蹈者脚上绑上长长的木跷进行表演 。还想更加了解白仓高跷吗?下面的湖南文化带你更加深入的了解白仓高跷,一起来看看吧 。
踩高跷俗称“踩高脚”,又称“耍高跷” 。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魏晋时期已相当成熟,明清时,流传大江南北 。在白仓,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把踩2米多高的高跷当成一种传统,一种艺术,流传至今 。关于白仓高跷的起源,己无从考究 , 但文字记载己有203年的历史 。据《邵阳县志》载,咸丰十一年(公元1806年)六月十九日,白仓赛神会、踩高跷、扎故事,复衍百戏 。“白仓高跷”的突出特色是高、奇、险 。
“高”是指白仓高跷的高度,一般离地五六尺,最高可达一丈二 。表演艺人踩在这样异乎寻常的高跷上,以奇险的动作表演谐趣的情节,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形象 , 成为人民心中的神灵巨人 。“奇”是指白仓高跷的造型奇特 。人物角色多来自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以戏剧人物造型为主,化妆用色夸张古拙,形象力求生动有趣 。高跷艺人们动用他们扎实的技巧,在高跷上把表演者的真脚”扎”起来,假腿动起来 , 真臀坐起来,假臀跷起来,以栩栩如生的奇巧技艺给人以艺术享受 。
“险”是指白仓高跷的表演难度大 。高跷艺人必须具有扎实的腿脚功力和武术基?。奘蔚乃づ赖梗拍芰烦闪榍傻谋硌菁家蘸屯沤嵝鞯木? ,才能在高跷上表演出耍龙舞狮、前翻后滚、腾跃盘旋等高难特技而腿不软、心不乱、队伍不散 。才能让观众惊心动魄,耳目一新 。白仓高跷有文、武之分 。文高跷以表演戏剧角色为主,扮相滑稽,表演风趣 。武高跷以展示特技和功力为主 , 动作惊险,表演激烈 。清代乡土诗人高雄有诗赞曰:“高跷秧歌夸捷足,群儿联臂欲升天” 。
白仓高跷内容丰富,场面宏大,每次表演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十里八乡的乡亲父老吸聚到白仓,形成“红男绿女,填街塞巷”的场景,呈现出一派节日欢乐景象 。
【极具特色的湖南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白仓高跷】2007年,“白仓高跷”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

极具特色的湖南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白仓高跷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