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之乡之徐州柳琴戏

中国是戏曲之乡,戏曲种类繁多,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来的 。戏曲发展至其传统曲目就数以万计了,比较常接触到有黄梅戏、粤剧、昆曲、川剧等 。那么,你对戏曲了解多少呢?徐州的柳琴戏你知道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走进徐州文化看看吧 。
柳琴戏,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流行民间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相结合而形成 。在没有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拉魂腔”,通常称作“拉魂腔” 。
其形成过程,最初只是由单人或双人清唱的曲艺,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 。他们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节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单篇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 。
在老“篇子”中有“咸丰三年粮食贵,…拜了师傅去学戏”的唱词,可知至迟在咸丰初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和“三小”戏,如《打干棒》、《小书房》、《喝面叶》、《王小二赶脚》之类 。
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一种由一人赶扮几个剧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 , 如《夏三探亲》,演夏三(丑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剧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丑、旦先后7次改扮表演 , 故此剧也名《七妆》 。
经历了“抹帽子戏”的过渡之后,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的戏班,先后进入临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 , 这时已采用柳叶琴伴奏了 。并且增加了行当 , 丰富了剧目,又吸收、借鉴京剧及梆子戏发展了自己的音乐伴奏和表演艺术 。
柳琴戏,早期称“肘鼓子”,也称“小戏” , 后因其唱腔独具魅力而被人称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花腔”、“控洪腔”等别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改为“四平调” 。1953年,徐州市宣传机关会同市文教局,与艺人反复磋商后,以主奏的柳叶琴为据,正式定命为柳琴戏 。
【曲艺之乡之徐州柳琴戏】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 , 距今约二百多年 。关于它的发展源头,新出版的《江苏戏曲志·柳琴戏志》罗列了三种说法 , 其中一种认为它源于苏北的太平歌与猎户腔 。“太平歌”是农民在收获季节为抒发喜悦之情而创造的一种曲调;“猎户腔”则是当地的猎户在狩猎之余,据当地流行的民歌、号子等,结合当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响,形成的一种曲调 。
柳琴戏共有传统剧目200多种 , 有小戏也有大戏 。大戏中有各行当专工的所谓“台柱戏”,如:小头的《四平山》、《八盘山》、《鲜花记》、《鱼篮记》;二头的《点兵》、《观灯》、《书馆》、《四告》,老头的“四氏”,即老康氏《断双钉》、老阎氏《小鳌山》、老邓氏《英台劝嫁》、老杨氏《孟月红割股救母》勾脚的《二、五反》、《雁关》、《拦马》《跑窑》;小生的《大、小隔帘》、《白罗衫》、《刘贵臣算卦》;老生的“五王、四相柳琴戏剧照”戏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在徐州建立了江苏省柳琴剧团,在临沂建立了山东省临沂地区柳琴剧团等演出团体 。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喝面叶》、《小书房》、《张郎与丁香》等 。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大燕和小燕》已摄制成影片 。

曲艺之乡之徐州柳琴戏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