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剧——苏州文化的“三朵花”之一

【苏剧——苏州文化的“三朵花”之一】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在苏州有很多能人异士他们精通评弹、昆曲、苏剧,而这三种文化被誉为苏州三朵花 。而苏剧充分的体现了苏州文化的特质,它资源丰富,历史久远 。想更了解苏剧吗?那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江苏文化吧 。
苏剧的前身起源于江苏苏州地区的曲艺-苏滩(又名对白南词,俗称“打山头”) 。苏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在江浙一带盛行,并流行到江西、福建等地 。在这些地区 , 它被吸收到当地的剧种里面 , 如浙江的婺剧、和剧及江西的赣剧中都保留着对白南词的剧目,称为“南词”或“滩簧” 。
据《清稗类钞音乐》载:“滩簧者,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也 。集同业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净、丑角色,唯不化妆 , 素衣围坐一席 , 用弦子、琵琶、胡琴、板鼓 。所唱戏文,唯另编七字句,每本五六出,间以谐谑 。”所以,滩簧是一种所唱内容不拘一格,唱腔也不严格要求像昆曲那样“字正、腔圆、板准”,具有浓厚地方气息及轻柔委婉、圆润幽妙的艺术风格的民间花鼓小戏 。
清乾隆后,因昆曲开始衰落,不少昆曲艺人改唱苏滩 , 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苏滩的发展 。苏滩分为前滩和后滩 。据民间传说 , 前滩的产生,是因为清王朝的一个皇帝死后,三年中不准大锣大鼓演戏 。于是钱某去掉昆曲的锣鼓,把昆曲脚本中深奥典雅的文词,改成通俗的七字句,成为用丝竹伴奏的苏滩清唱 。当时称为钱滩,后来谐音误传为前滩 。前滩是正戏,都是由昆曲改编、移植过来的整本戏 , 是通俗化了的昆曲,也称全滩 。
后滩是诙谐戏,以地方习尚、风土人情为内容 , 多为一旦一丑的对子小戏 。轻松活泼,随意穿插,较多保存民间滩簧特色 。由于演唱时油腔滑调,笑料百出,亦称油滩 。此外,还有一个人独唱的赋 , 因能及时编唱时事新闻而风行一时 。
清同治年间(1862-1874) , 苏滩流传到沪 。当时习唱多为商界人士 , 仅以自娱,称为清客 。光绪十年(1884),苏州名角张筱棣在四马路义园茶馆公演,林步青客串三日,倍受赞扬 , 遂与弟林步瀛以及杜子香、蔡云麟等,组成上海第一个职业苏滩班 。朱筱峰、张筱棣等也陆续建班 , 在茶馆、书场及堂会演唱 。因其通俗生动、音乐优美而大受欢迎 。
十九世纪末,苏滩已成为上海流行的主要曲种之一,并以热闹风趣自成风格,被称为“海道” , 以区别于苏州的“苏道”,常赴京、津、汉、甬、杭等地演出 。光绪年间,林步青与京、昆剧演员周凤文、何金寿、小桂枝等 , 常在丹桂茶园、新舞台合演京昆小戏,并在幕间化装表演苏滩段子,如《马浪荡》、《荡湖船》、《卖橄榄》等 。以后 , 朱筱峰、费西冷等也在游艺场表演花装苏滩,各班社纷纷效学 。自此,苏滩便由曲艺坐唱演变为具有简单的舞台表演形式的戏曲雏型 。
民国元年(1912年),苏滩艺人郑少赓借鉴文明戏表演方式,开创了苏滩化妆演出 。但到民国十四年(1925年)以后,才出现穿古装的生、旦或丑、旦同台演出于茶馆或水陆码头 。其间女子苏滩对苏滩的细腻表演和婉转唱腔的发展 , 起了积极作用 。前滩已由叙事体的演唱,发展为代言体的曲艺 , 已经接近戏剧 。
化装苏滩出现后,坐唱苏滩因其风格独特而仍拥有一定观众 。从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末 , 化装表演与坐唱并存 , 这是苏滩的兴盛时期,各剧种、曲种有不少艺人改唱苏滩 。

苏剧——苏州文化的“三朵花”之一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