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防治手足口病有奇效


中药防治手足口病有奇效

文章插图
导读: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
目前,我国多个地区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感染病毒而生病 。昨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冯晓纯教授表示,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 , 是以手足、口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儿童传染性疾病 。该病属于中医的“时疫”和“温病”范畴 。
学龄前儿童为易感人群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 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 ,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冯主任介绍,成人大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 , 但病毒会侵入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因此在流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应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 。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 。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下患儿多见 。
治疗以清泄心火为主
冯主任介绍,中医认为手足口病乃由湿热疫毒感染所致,治疗上宜清热解毒祛湿 , 清凉解表,疏散风热,或兼以透疹外出 。在发疹初期,患儿仅见少量疱疹 , 分布稀疏 , 或伴有表证,病位主要在肺,可以采用疏散风热、透疹外出的方法,佐以清热解毒,使表邪得解,邪有所出,疱疹得消 。对于湿重于热者,临床症状除见大量疱疹显现,疱中含有脓液外,还伴有大便稀溏,苔黄腻 , 脉滑 。治疗应以化湿为重点,兼以清热解毒 。对于热重于湿者 , 可见疱疹红,身热不宁 , 烦躁口渴,大便干甚至便秘、舌红、脉数 。治宜清热解毒为主,佐以祛湿 。一般情况下 , 手足口病多发于夏季,暑气通于心,此时心火亢盛 , 临床症状除见手足肌肤、口咽部出现大量疱疹外 , 伴有夜寐不宁、小便赤黄、舌尖红、脉数等症状 。因此,清泄心火为主要治疗原则 。
本病属于温病的范畴,若毒邪炽盛,或患者素体禀赋不足、素体偏亢,则在疾病的传变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危重证候 。由于前期病程中邪热之毒耗伤阴液,而且口咽部的疱疹影响患者的进食 , 因此在疾病的后期患者以阴伤脾虚为主,症见疱疹渐消 , 伴有身热渐退、口渴、纳差、舌红少津、脉细数,治疗宜健脾助运,生津养阴为主 。另外,还可对患者疱疹采取外用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尤其是当口唇、咽峡部发生疱疹时 , 患者疼痛拒食,局部外治更显得尤为重要 。
喝开水勤洗手是预防关键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 ,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冯主任提醒 , 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并且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比如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日常接触传播、经口感染等,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因此,家长应做好小儿的日常防护工作 , 衣物应置阳光下暴晒 , 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 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 , 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多喝白开水 , 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
【中药防治手足口病有奇效】一旦孩子出现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 并积极配合做好隔离工作 。患儿宝宝可能因发热、口腔疱疹而不愿进食,所以饮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 , 口腔有糜烂时多吃一些流质食物 。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鱼肝油,以减轻疼痛 , 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患儿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宽大、柔软 , 经常更换;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 , 应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

中药防治手足口病有奇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