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20例临床分析


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20例临床分析

文章插图
导读: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单用抗生素治疗常难以奏效,而是否保留肾脏则要视其功能而定 。……
上尿路梗阻容易并发感染,而感染又加重梗阻 , 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对肾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我院自1997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的20例 , 现分析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39 岁;左侧11例 , 右侧8例,双侧1例 。依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急性慢性发作型,共9例,以发热、腰痛为主;另一类为慢性病状型,共11例 , 以腰部包块,疼痛为主,体检均有明显的肾区叩击痛 。辅助检查:急性发作都有血白细胞总数偏高,而慢性型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有7例红细胞在3.5×10 12 /L以下 。尿常规检查有14例尿中白细胞(+~++++) 。尿培养阳性12例,其中大肠杆菌8例 , 粪链球菌1例 , 变形杆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绿脓杆菌1例 。肾功能不全 , 血尿素氮和肌酐值均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 。对所有患者行B超检查 , 均提示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并发感染,肾皮质变薄或呈束袋状 , 其中12例提示单侧上尿路结石,1例为双侧上尿路结石 。18例做IVU检查,结石发现例数与B超相同 , 有15例患肾不显影,3例显影欠佳,其中1例对侧不显影(双侧均有结石),2例对侧有肾积水 。对患肾不显影者,做逆行造影,12例提示上尿路梗阻 , 且梗阻部位以下输尿管正常,5例做CT检查,均提示肾脏内有脓液积聚 。
2 结果
本组20例中,11例术前已明确患肾皮质菲?。?肾脏呈囊袋状,遂行肾切除术;6例患者肾尚有部分功能,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行肾盏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及时手术解决梗阻,术后肾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3例病情严重,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经抗生素治疗病情稳定后行二期手术 。
3 讨论
从本组病例,我们认为,由于医疗技术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抗生素的不断更新,与过去文献报告相比,本病的临床特点有明显的变化。术前正确诊断率提高,过去有资料报告本病曾被误诊为急性肾盂肾炎、阑尾炎、肠梗阻、肾周围脓肿、胆结石等,误诊率达5% 。目前由于治疗技术和设备的进步,现该病的误诊率下降,本组术前基本上都明确了诊断 。从发病过程看有所不同 , 过去病状多不易控制反复发作,病程长,肾功能受损严重,造成肾切除率高,曾报告肾切除率达86.8% , 而近年多数患者就诊较早,使保留患肾的可能性增大,本组肾切除率只有55%(11/20例)。
本病就其临床表现及体检,结合血、尿检测及IVU,B超,CT等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上尿路结石患者多有反复发作剧烈腰痛病史,若突然出现了高热 , 腰痛加剧,抗生 素治疗难以奏效 , 应首先考虑本病 。本组4例,肾盂输尿管接连部狭窄,因为系慢性过程,肾积脓发病前多无症状 , 严重时腰、腹部可触及包块,并发感染后 , 即表现为发热 , 腰痛,出现尿路不完全梗阻时 , 膀胱刺激症状和脓尿明显 , 若尿路完全梗阻,则尿检变化反而多不明显 。对上述症状明显而尿常规检查及培养结果阴性者 , 不应轻易放过 。IVU可见患肾不显影或显影欠佳肾阴影增大,边缘不整齐,提示患肾“丧失”功能,这是因肾盏内充满脓液,肾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所致 。并发结石者可见结石影 。B超检查对肾积脓的诊断比尿路造影更有帮助 。但为了手术时的定位,X线检查仍很重要 。患者体质差或对碘过敏时,可考虑做CT或MRI检查 。
【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20例临床分析】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单用抗生素治疗常难以奏效,而是否保留肾脏则要视其功能而定 。若患肾呈束袋状,已完全丧失功能,只要患者可耐受手术,均应考虑一期手术;如果只做单纯引流,将给再次手术带来很大困难;若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可先行肾造瘘引流脓液,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再行肾切除;若有部分残留肾功能,肾皮质厚度平均>0.5cm,我们主张尽量保留肾脏,可先行穿刺引流,同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待病情控制后再行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在解除梗阻的同时做肾盂成形术 。解除梗阻对治疗至关重要 。本组1例,肾脏多发结石,因第一次手术未能完全取出结石,术后残留结石再次引起梗阻及感染,因此对此种情况应尽量取净结石,以免遗留后患,若术中见肾体积较大,可先抽脓液,使手术易于施行 , 同时注意保护切口免受污染,以减少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

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20例临床分析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