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发现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及早发现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文章插图
导读:1949年Owens经临床观察证实,本病在纤维膜形成之前,尚有一个活动期,并非先天异常 。1950年Heath命名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时间窗,在无知无觉间关闭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果在孩子出生4周至6周时发现 , 是治疗此病的最佳时机,治疗后,孩子的眼睛与常人无异 。但可供治疗只有两周时间,所以又被称为“时间窗”,如果过了这个时间段,只有10%的治疗可能 。“时间窗”一关上,孩子就坠入永远的黑暗 。
在子宫中 , 胎儿会经历美妙无比的塑造,依照大自然的调校准确的时钟,全身各个部分会同时生长 , 深具程序之美 。在此过程中,眼球会逐渐发育,那些细小的血管由视神经乳头出发 , 像触须一样向边缘慢慢延伸,直到婴儿出生前一刻才抵达目的地 。就像高级生产线上的汽车组装一样 , 当发动机被安置好了之后,轮胎也几乎会同时安装完毕———这是完美的统筹学 。但是,作为大自然的另外一种设计,早产儿必须面临更多的艰险 。
从医学统计的意义上说,早产是不可避免的 。在美国,早产儿在全部新生婴儿中占有20%的比重 。在我国,这一统计数字是10% , 这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医疗条件落后一些 , 另外一半孩子夭折掉了 。
对于早产儿来说,眼部血管发育的后半段只能留在出生之后完成 。为了抢救他们的生命 , 氧气必须使用,但正是用于救命的氧气 , 有时会导致眼部血管畸形发展———在高浓度、长时间的血氧环境下,它们不再向边缘延伸,而是就地膨胀、变粗、打结,有时形成出血,形成一种可怕的牵拉力 , 最终会硬生生地把视网膜从眼底撕扯下来 。
这种被撕扯的痛苦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被准确描述———承受它的都是不会开口说话的婴儿———当它发生在杨蔚依、刘维铧、李雨宸的眼球中时,他们只能昼夜不停、水奶不进、撕心裂肺地号哭 。
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黎晓新教授是国内的眼科权威之一,她说,即使是正常使用氧气,也不能排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 。但是,她强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如果医院科学用氧 , 就会大大减少病变的几率;如果对用氧的早产儿进行眼科监测,尤其是抓住出生4至6周的最佳治疗期,即“时间窗” , 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对视力造成重大损害 。
“及时治疗,至少可以保住1.0的视力 。”她说 。
【及早发现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瞳孔出现白点,即是病变进入晚期的征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为5期,在3期之前,视力还有机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挽救,4期希望渺茫 , 5期则毫无希望 。“时间窗”一旦关闭 , 孩子们就永远失去了复明的机会 。

及早发现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