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不可轻视


心力衰竭不可轻视

文章插图
导读:传统概念认为,保存射血分数(EF)的心力衰竭(HF)预后相对良好,这种心衰也称作舒张性心力衰竭,但是最近的研究对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 。……
据发表在5月7日出版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则报道称,虽然这类病人的生存率似乎优于EF降低的病人 , 但是他们的死亡率仍然很高,而且功能下降和再入院率没有降低 。
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耶鲁大学医学院的Harlan M.Krumholz博士及其同事指出,大约有一半的HF病人EF值为50% 。由于已有研究证实这些病人的生存率较高,因此许多临床医生相信,这些病人的预后不象EF降低的病人那么差 。然而,对这些病人发病率的研究仍然较少 。
【心力衰竭不可轻视】因此,Krumholz博士等前瞻性随访了因HF住院的413例病人,其中200例EF值大于等于40% 。在6个月的随访期间,EF降低的病人死亡率更高(分别为21%和13%,p=0.02) 。病人入院率的百分比在两组中相似,经校正混杂因素后也没有差异 。
实际上,EF值保留病人较EF降低者更易于出现功能降低(分别为30%和23%),并且在随访期间每个病人出现的功能受限数目更高 。
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写道:“功能状况更差的生存率提高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 如花费巨大、预后难以承受 。虽然主要治疗目的是为了延长生命 , 但是也必须要考虑到改善生存质量和降低残疾危险性 。”
在相关述评中,查尔斯顿市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的Michael R.Zile博士建议,EF>40%的心衰病人可描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与其相对的病人称为“收缩性心力衰竭” 。
他建议,基于以往的研究,如果病人出现HF的症状体征且EF正常的话,他们至少存在一种压力引起的异常或舒张功能的多普勒异常,因此不用测定这些病人的舒张功能就能够作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
Zile博士指出,尽管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之间的潜在发病机制和经验性的治疗策略不同,但是还没有完成设计治疗舒张性心衰的随机化临床实验 。他说 , 由于除症状-和疾病-定向治疗以外,有效的新型治疗策略将依赖于对潜在的心肌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神经激素机理进行作用 , 因此应该进行这类实验 。

心力衰竭不可轻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