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水的诊断_失水的鉴别


失水的诊断_失水的鉴别

文章插图
【失水的诊断_失水的鉴别】导读:失水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临床上患儿有皮肤黏膜的干燥(口唇比较容易看出来),皮肤弹性的减低,眼窝、囟门的凹陷,哭时泪少或无、尿量少,精神的萎靡或烦躁 。严重时有休克的一些表现 。失水是常见病,根据临床症状,不难诊断 。
失水的鉴别诊断:
失水按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渗性失水、低渗性失水和等渗性失水 。
高渗性失水:又称缺水性失水 , 即失水多于失盐,血钠浓度大于150mmol/L 。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 。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 ,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故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尿少等症状 。较轻的高渗性失水患者,如能及早饮水,可以得到缓解 。情况严重时,可采用向患者滴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
低渗性失水:又称缺盐性失水,即失盐多于失水 , 血钠浓度小于130mmol/L 。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或大面积烧伤等,导致水和盐的大量丢失 , 又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 。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故患者的尿量增加,也无口渴的现象,容易造成没有失水的假象 。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治疗 。
等渗性失水:又称混合性失水,即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 , 血钠浓度为130mmol/L至150mmol/L 。这一类失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例如,呕吐、腹泻引起的失水多半属于这一类 。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
给失水病人补液时,应特别注意根据以上三种不同的失水情况,及患者的失水程度 , 有无酸中毒等 , 给予不同的液体 。
预防失水,首先应该重视失水的早期症状(口渴、尿量减少,尿色变深,皮肤起皱,体力疲劳 , 食欲下降等) 。
其次,对易患人群,对在炎热气候条件下从事劳动、运动、活动的人,应预先给予补充液体 。视出汗情况,少量多次随时追加补液量 。最新运动医学研究发现:有必要对运动员在运动前、中、后分别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既保障健康又提高体能 。这个补液原则也适用所有大量出汗者和青少年体育爱好者 。
研究发现,当体液丢失达到1%时,运动成绩下降、热疾病的危险性增加、体力恢复减慢、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当体液丢失达到2%时,运动成绩下降30%,可能出现热病和运动损伤 。为防止失水对生理机能带来的影响,所以学校的学生体育课往往安排在其他课程之后,较为符合人体的生理原则 。
小儿失水的治疗
轻度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于体重的5%(体重下降5%),临床表现不明显,稍有精神不振、轻微口渴 , 尿少、皮肤弹性正常 。治疗只需去除病因,口服补液盐冲剂后即可恢 。
中度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于体重的5%~10%(体重下降5%~10%) 。临床表现较明显,精神不振或躁动不安、口渴、尿少、口唇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 。治疗时应静脉输液
重度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体重的10%以上 。临床表现非常明显,反应差,无欲状,躁动或昏睡,四肢凉 , 脉细弱,皮肤弹性消失,尿极少或无尿、血压下降 。如不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短期内即可死亡 。治疗必须静脉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如原发病已控制 , 失水基本纠正,可不再输入 。如遇三度营养不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儿,输入液量为计算量的1/2,酌情增减 。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失水的诊断,失水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失水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

失水的诊断_失水的鉴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