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的诊断_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的鉴别


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的诊断_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的鉴别

文章插图
导读: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潜伏期3~5天 , 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 。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 , 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 。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 , 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 , 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 , 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一般经过良好 , 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 。
手足口病发生时,病儿常以发热起病,其热度不等,也有不发热者,但以低热者居多约点半数 。且常伴有流涎、流涕、口痛、咽痛及厌食等症状 。临床以口腔、手足疱疹为主要特征 。口腔疱疹见于舌、颊粘膜、硬腭、口唇、咽及扁桃体,约3mm大?。?并迅速破溃形成溃疡 。皮疹多见于手足远端、手指指间,足跟边缘和甲周,手掌和足跖亦多见,下肢及臀部可呈密集分布的丘疹样皮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 , 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 。疱疹数目少的仅几个 , 多的几十个 。一般病程较轻而短,多于1周左右痊愈 , 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 。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 。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 。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 。同时 , 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 , 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源为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 。它的潜伏期是3—8日 。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口腔、手、足出现疱疹,咽拭子、血液及疱液中分离培养出COX A19病毒可确诊 。
手足口病应与口蹄疫相鉴别 。
一、病原体不同 。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原体 。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 。
二、传染源不同 。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两半蹄子)动物牛、羊、猪、鹿、骆驼等发生口蹄疫 , 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 。只有先出现兽疫 , 才有可能使人患病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肠道携带病毒的人 , 属于人类疾病 。
三、传播途径不同 。口蹄疫是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斑 , 经皮肤粘膜感染的;偶而也有食用了被病毒传染而又未加热(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 。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极为散在发生的 。手足口病是由于接触病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的污染经口感染的,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因此,可出现不同规模的流行 。
四、发病人群不同 。人患口蹄疫决定于与病畜的接触,发病人群的年龄广泛,但由于易感性很低 , 发病机会很少 。儿童和老年人一旦患病症状较重 。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儿传染?。?3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不清,很少超过5岁以上者 。1983年天津市流行手足口病,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32.85‰,3~6岁为14.23‰,7~14岁为1.27‰,15岁以上0.05‰ 。常在托幼机构出现流行 。
五、症状体片不同 。口蹄疫、手足口病虽患病部位在口腔、手指间、足趾端有相似之处,但症状体征各有不同 。
口蹄疫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疱疹损害两大特征 。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1~2天后在口腔粘膜、舌边、手指间、足趾端发生水疱,再1~2天水泡破溃,形成烂斑,继发感染成脓疱,然后结痂、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病程1~`2周,大多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可并发心肌炎 。手足口病大多无发热或低热,但有呼吸道感染症状 。先在口腔粘腊出现疱疹,分布和颊粘膜、齿龈、舌边,并破溃成溃疡 。随即在手指、足部、臀部、膝部出现丘疹,第二天只有少部分丘疹形成疱疹,如绿豆、赤小豆大,单个性不融合,内含透明液体,终不破溃,3~5天自行吸收收缩 。全身症状轻,病程约一周,预后良好 。
六、诊断依据不同 。口蹄疫需先有当地牲畜口蹄疫发生或流行,并有与病畜接触机会,或饮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热的奶等感染关系 。潜伏期2~18一友3~8天常见;发病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疱疹、溃疡损害两大特征 。
需与疱疹性咽峡炎、单纯疱疹等相鉴别 。
在预防方面,应注意在夏季此病流行时,尽可能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平日教育小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 。若此病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内流行时,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童隔离,将玩具用消毒液消毒 。
可将金银花、茵陈、生薏仁、大青叶(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开后20分钟倒出,当茶饮用 。三五天即可,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
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还可用灯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 。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 。
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 , 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 , 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
【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的诊断_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的鉴别】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的诊断 , 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 , 更多有关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方面的知识 , 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

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的诊断_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的鉴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