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的诊断_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的鉴别


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的诊断_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的鉴别

文章插图
导读: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1.被迫体位 最为多见 , 且程度轻重不一,其中严重者可卧床不起 。一般腰背部扭伤的病例虽可起床下地活动,但由于患侧肌纤维痉挛而使患者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并呈现向患侧屈曲的被迫体位 。这实际上是机体的防御性反射,以保护患侧肌群免受拉应力的继续作用 。
2.疼痛 由于大多为突然损伤,因此患者自觉局部疼痛多十分剧烈,并随着局部活动、振动而加剧,平卧后则可减轻 。其痛点均较固定,并与肌肉撕裂的部位相一致,以髂后上棘及胸腰段棘突旁为多见,亦可见于椎旁横突处 。压痛点明显、局限 , 有时可从此痛点向大腿后部放射 , 并随腹压增加而加剧 。传导叩痛多为阴性,并与下肢抬举(卧床检查时)无明显关系 。局部封闭后疼痛可缓解 。
3.活动受限 腰背部活动因可使损伤组织的拉应力增加导致疼痛加剧而明显受限,尤其以向健侧的侧弯、旋转及前屈为甚 。向患侧弯曲时,由于可使损伤组织放松,故仍可做小范围活动 。
4.肌肉痉挛 受损肌肉由于疼痛及其他各种病理因素而发生反射性的痉挛,用手触摸呈条索状,一般均较明显 。处于痉挛状态下的肌肉,由于肌肉纤维频繁地收缩而使其代谢产物增加,从而可使疼痛加剧 , 并再度促使肌肉痉挛,以致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应设法将其阻断 。
5.其他 除注意各阳性体征与症状外 , 因本病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相混淆,因此尚应注意本症不易出现的阴性体征,如屈颈试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下肢反射异常等,均应进行检查 。
1.外伤史 腰背肌扭伤当然应该具备“外伤史”这一基本条件 。但除了明显的外伤易被患者注意外,某些轻微外伤,例如床上翻转时的用力不当、由坐位或蹲位站立起来时用力过猛或自高处取物时姿势平衡失调等,则易被忽视或遗忘,因此应注意询问 。
2.临床表现 包括前述的被迫体位、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及腰背肌痉挛等,均应认真检查,并加以判定 。
3.封闭试验 取0.5%~1%普鲁卡因10~20ml对痛点进行封闭 。注射后局部疼痛(包括大腿后方的放射痛)立即明显减轻或消失者,谓之阳性;无明显改变者属于阴性 。这不仅可用于对腰背部扭伤的诊断,也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的要点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下肢放射痛系沿坐骨神经放射,经封闭后多无改变 。而在腰背肌扭伤者,有部分病例亦可出现类似的下肢放射痛,但属反射性,范围较?。拮巧窬芮@奶逭?nbsp;, 且经封闭后即消失 。
4.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上主要显示下胸及腰椎生理前凸消失及侧弯征,一般不伴有其他改变 。MRI检查可显示肌组受损范围及程度,可酌情选用 。CT检查仅用于伴有骨关节损伤者 。
女性腰骶生理性前突明显: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初期女性腰骶生理性前突明显 。初期:下肢肿胀和乏力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患肢仅有轻度的水肿,尤其长期站立和久坐时出现 。女性腰骶生理性前突明显,左侧下肢会出现经期酷似“青春性淋巴水肿” 。Ferri 曾有3 例长期站立左下肢水肿病人 , 造影证明为左髂静脉受压所致 。1993 年,Sloame 等对215 例老年人进行了研究,发现下肢可凹性3mm 深水肿88 例中左侧34.5%,右侧6.9% , 并认为中老年左下肢水肿很可能是右髂总动脉压迫左髂总静脉和伴行的淋巴管所致 。因而对没有其他原因的下肢水肿,应该想到有此征的可能 。女性患者可有月经期延长和月经量增多,以及因月经期盆腔内脏充血、静脉内压升高而使下肢肿胀等症状加重 。
青少年脊柱侧凸: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相对较常见,10~16岁年龄组的青少年大约有2%~4%的发病率,多数侧弯的度数较小 。在20°左右的脊柱侧凸患者中 , 男女比例基本相等;而在大于20°的脊柱侧凸人群中,女∶男超过5∶1 。女性脊柱侧凸患者病情较严重这一事实提示:女性脊柱侧凸可能更易进展 , 她们比男孩更需要治疗 。
代偿性腰椎前凸:骨关节炎临床表现主要为髋部疼痛,当病情发展严重时,髋关节屈曲内收,代偿性腰椎前凸,下背部疼痛,甚至不能行走 。
在此种损伤病例中,约50%以上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发生,主要措施如下所述:
1.劳动前的准备工作 不仅是不经常进行体力劳动者,即使是天天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也应在正式劳动开始前适当活动腰背部,以减少意外的发生;对偶然参加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者更应如此 。
2.掌握体育训练(锻炼)中的要领 任何一项运动项目均有其十分科学、合乎解剖生理要求的训练要领,并已经过实践反复修改,证明既可提高竞技能力.又可预防运动伤,包括剧烈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因此必须遵循该要领进行训练.切勿因自行其是而引起损伤 。
3.动作要量力而行 对各项劳动与运动,每人均应根据个人的体能量力而行 , 切勿勉强,以防因发生意外而得不偿失 。
4.腰部保护 对腰背部肌力较弱或活动强度较大的活动,应预先用宽腰带将腰背部保护起来 , 以增加腰背部肌力,正如举重运动员或摔跤者所戴的宽条状护腰一样 。
【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的诊断_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的鉴别】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的诊断,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方面的知识 , 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

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的诊断_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的鉴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