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药如何治疗眩晕

【看中药如何治疗眩晕】

看中药如何治疗眩晕

文章插图
导读:又头晕,又有中药,又有西药 , 吃哪种好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的钟利群大夫为大家解答 。……
“哎呀,快看咱爸怎么了?”听到妻子的叫喊 , 电视机前的小王一跃而起,三两步冲到父亲身前 。只见老王正闭着眼睛,扶着桌子蹲在地上 。“坏了 。准是头晕病又犯了!”小王赶紧将父亲搀到床上躺好,然后打开了家里的小药箱 。“又有中药,又有西药,吃哪种好呢?”小王犯难了 。
相信很多人都曾面对过小王的这个疑问 。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的钟利群大夫告诉采访人员,在治疗某些类型的眩晕上,中药比西药更有独到之处 。
中药治重症眩晕疗效好
眩晕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其诱因十分复杂 , 因此在治疗眩晕时因病施治十分重要 。“西医认为,引起眩晕的原因主要有美尼尔氏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心血管疾病等等 。”钟大夫说,“因此西医在治疗眩晕时,常使用改善供血、减轻局部水肿的药物 。”
中医则把眩晕分为虚、实两种 。实证的眩晕多见于年轻人,发病快,症状重 , 其病因以痰饮(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为主;虚证的眩晕多见于老年人 , 病程持续时间长,症状也较轻 。“通常眩晕患者不会只有单纯的实证或虚证 , 需要医生辨证治疗 。”针对实证,可用利湿、除痰、改善水液代谢的药物进行治疗;针对虚证,则可用补虚的药物进行治疗 。“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对于一些痰饮较重的年轻眩晕患者,通过中药治疗,能取得比西药更好的效果 。”
此外,抗眩晕西药起效快,但毒副作用较大,容易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心脏及肝肾功能 。因此在治疗眩晕时,可以先用西药治疗,控制急性症状发作 , 同时加上中药以巩固疗效 。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尽早停服西药,继续服用中药,以巩固疗效,长期控制 。
眩晕宁虚实兼治
眩晕宁是在总结祖国医学诸家名方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能防治眩晕的中成药 。它将汉代《金匮要略》的“泽泻汤”、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二陈汤”和明代《证治准绳》的“二至丸”有机结合,其特点之一就是既能治虚证,又能治实证 。
钟大夫表示 , 眩晕宁以有利湿、除痰之效的泽泻为主药;配以白术、二陈健脾化痰;女贞子、旱莲草养五脏;黄菊平肝;牛膝补肝肾 。它药性平和,不燥不滞,有健脾、利湿、祛痰、益肝、补肾的功效,主治痰湿中阻、肝肾不足引起的眩晕 。
而从西医的角度来讲,眩晕宁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解除血管痉挛 , 降低血黏稠度和血脂的代谢 , 最终改善供血 。药物中所含的山莨菪碱能解除脑血管痉挛、减轻血流阻力;脑蛋白水解物能给脑细胞提供营养;维生素C参与新陈代谢 , 增加微血管的自律运动 。
此外,美尼尔氏综合征也是导致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 , 它是一种由内耳迷路发生积液、前庭器官病变引起的耳源性疾病 。而眩晕宁正可以根据其致病特点,从本入手,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引起的眩晕 。从西医角度讲,眩晕宁可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发挥抗炎消肿的作用,解除前庭器官炎症,从而改善内耳微循环,最终达到解除积水的目的,缓解眩晕症状 。从中医角度说,眩晕宁可健脾利湿,排出痰湿浊气;补肝肾阴精,制约亢旺的肝阳,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 眩晕自然得到控制 。
眩晕宁不但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而且还能在治疗眩晕的同时减少西药的肝肾损伤 。与西药合用,或是治疗轻症眩晕,每次只需服用4—6片,每日3—4次即可起效;重症眩晕患者,按上述剂量加倍服用,亦能实现较好的效果 。加上眩晕宁药性平和、不滞不燥的特点 , 尤其适宜老人、妇女等体质较为虚弱的患者长期服用 。
眩晕宁能缓解眩晕并发症
根据临床与药理研究显示,眩晕宁具有以下7个特点:
第一,见效快,多数病例服药3—5次,眩晕就可以得到缓解,5—7天症状消失 , 对眩晕症发作期的患者疗效尤为显著 。
第二,眩晕宁有良好的安定作用 。
第三 , 眩晕宁可提高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 。这些中枢递质与维持精神、情绪及睡眠正常密切相关,它们相辅相成 , 使中枢神经调节功能更加完善 。
第四,平稳地调整血压 。眩晕宁对血压有双向性调节作用,降低高血压,升高低血压,而且起效平稳,血压不会骤然变化 。
第五,缓解眩晕并发症 。眩晕常伴有植物神经机能紊乱症状,如恶心、呕吐、肠道平滑肌痉挛等 。眩晕宁能有效地消除这些症状 。
第六 , 抗炎消肿作用 。研究证实,眩晕宁能消除前庭器官炎症导致的眩晕 。
第七,服用安全,临床观察未见毒副作用 。

看中药如何治疗眩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