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证,中医四法


治疗血证,中医四法

文章插图
……
依据血友病在临床上以出血为主要症状,应属于中医的"血证"范围之内 。古人早在《内经》中对血的生理和病理就有较深刻的认识 。在《灵枢·决气篇》中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
对血证的病因病机也有许多论述 。在《济生方·吐衄》中认为血证"所致之由,因大虚损或饮酒过度,或强食过饱 , 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 。
对于血证的病机,则认为多由于热所致,《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认为失血主要由热盛所致 。《诸病源候论·九窍四肢出血候》载: "凡荣卫大虚,脏腑伤损 , 血脉空竭,因而恚怒失节 , 惊忿过度,暴气逆溢 , 致腠理开张,血脉流散也,故九窍出血 。"《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 , 将出血的病机概括为"火盛"和"气伤"两个方面,指出:"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 。血主营气 , 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 。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 。
在治疗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中提到了治疗吐血3法,即'它行血不宜止血",行血使血循经,不致瘀蓄;"宜补肝不宜伐肝",伐肝会损肝之体,使肝愈虚而血不藏;"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故降气即所以降火 。《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该书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4法,是治疗血证的大纲 。
临床表现
(一)血热炽感
【治疗血证,中医四法】主症:起病急,可因外伤、拔牙、小手术等原因导致出血不止,色鲜红 , 常以关节肿痛,行走困难为主 , 伴口干口渴 , 发热,溲黄便秘 , 烦躁易怒,夜寐不安 。舌红苔黄,脉弦数 。
(二)肾精不足
主症:出血量较多色鲜红,可伴有肌衄、齿衄、鼻衄以及关节肿痛,腰膝酸软,耳鸣 , 头晕,口干咽燥,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
(三)气血亏虚
主症:病程长,反复出血,血色淡 , 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神疲倦?。?气短 , 心悸,纳差,舌质淡,脉细弱 。
(四)瘀血阻络
主症:碰撞或用力、负重过度后,局部初起红肿疼痛,活动障碍 , 继而紫暗肿胀 。日久会导致肢体的瘫痪,手足不温,舌质紫暗,脉细涩 。

治疗血证,中医四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