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不可乱用止泻药


小儿不可乱用止泻药

文章插图
导读:每位父母都可能碰到孩子患腹泻病 。孩子发病时大便次数突然增多,有时发热 , 排脓血大便、粘液便,大便异常臭;也可能排水泻样大便 , 病重了孩子会脱水、酸中毒危及生命 。……
孩子腹泻病的重点是大便次数突然增多 , 有人设想只要能止泻这病不就好了吗?于是部分年轻父母抱孩子到医院看病时要求儿科医生:“请给孩子开点止泻药 , 腹泻止住就行了 。”这显然是错误的要求 。不过还真有自行服止泻药治疗小儿腹泻而引起小儿死亡的事件:一对年轻父母,听说中药罂粟壳(内含鸦片)能止泻,便自作主张到中药店买了这种药用水煎后给孩子服下,腹泻是止住了,但是孩子开始高热、抽搐、休克,细菌性痢疾由普通型转成了中毒型,抢救不及孩子不幸死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惨事件呢?是因为不懂小儿腹泻病理乱用止泻药的恶果 。腹泻病是不是应该止泻?请先搞清以下几个问题 。
一、小儿为什么会腹泻
腹泻是人体一个保护性反应,通过腹泻排出肠道内有毒的、难以消化和吸收的东西 , 排出使人感染的病原菌和寄生虫等,对人体是一个有利的生理反应 。例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吃得太多难以消化会腹泻;患了肠炎、细菌性痢疾也表现腹泻 。所以这些对人体有利的腹泻应该让他泻一泻 。但是过多的腹泻会从肠道丢失过多的水分造成脱水,失去过多的盐类会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等电介质紊乱;还有肠道内是碱性的 , 腹泻多了丢失过多的碱性物质会酸中毒,甚至导致死亡 。这样说来腹泻过多对人体是有害的,应该止泻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 但是孩子腹泻时到底应该不应该止泻?这要根据病情决定 。
腹泻病分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两大类 。非感染性腹泻有饮食性腹泻,例如吃得太多、乳儿突然改变食物成分引起的腹泻,患了肠道以外的病引起的症状性腹泻,食物过敏的腹泻 , 生后就有的生理腹泻,受凉后肠功能失调的腹泻等等 。感染性腹泻是因为肠道微生物感染,例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腹泻 。
在感染性腹泻中根据病理变化又可分为侵袭性腹泻、肠毒素性等腹泻……分类虽然太复杂但是对治疗——尤其是否选用止泻药有指导意义 。
1.侵袭性腹泻:孩子多有发热,大便为脓血便或粘液血便 , 排大便时腹痛,每日大便次数10次以上 , 每次大便量很少,如果化验大便可见大便中很多白细胞,这便是侵袭性腹泻 。是细菌损害了肠粘膜,肠壁表面形成溃疡;这种腹泻的大便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和毒素,例如菌痢 。
2.肠毒素性腹泻:孩子排出水样大便 , 排大便就像打开自来水龙头一样喷射而出,大便量很多但是每天拉的次数少,孩子排大便时也无腹痛表现,大便化验无白细胞或只有少数白细胞 , 例如霍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等 。
二、乱用止泻药的坏处
既然腹泻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应该说大部分腹泻宜不止泻而让他泻,甚至用生理盐水灌肠,口服导泻药(例如经口中毒时)让肠道尽量排出对人有毒的东西,而重点治疗病原 。但是有些年轻父母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或爱子心切急于求成,希望一次用药把腹泻止住病也就好了,如果碰到的是不该用止泻药的情况,如侵袭性腹泻就会酿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为侵袭性腹泻病儿,大便频繁排出,排出这些含病原菌和毒素的大便,肠道不吸收毒物和病菌而保护了人体,一旦应用止泻药大便不排了,肠吸收毒物和病菌机会多了,人便会因过多的吸收毒素和病菌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服罂粟壳使普通型菌痢转变成中毒型菌痢而死亡就是典型的例子 。
三、如何应用止泻药
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止泻药呢?这要看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原则决定了 。腹泻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包括:①调整饮食;②感染性腹泻的抗感染治疗或给益生菌扶植正常肠道细菌;③脱水时的补液治疗;④适当止泻治疗,这止泻仅是治疗中的一个小小辅助治疗 。
止泻药是通过抑制肠运动 , 让肠道的水和一些物质停留时间长一些,让肠道有较多的时间吸收,大便就会变稠、腹泻也就止住了 。小儿常用止泻药有“止泻宁”片 , “易蒙停”片,“复方樟脑酊”(含有吗啡)等 。这些止泻药可在治疗病原的基础上用于少数的症状性腹泻、受凉后的腹泻、生理性腹泻、没有腹胀的饮食性腹泻等 。强调一下 , 这些止泻药只能作辅助治疗,不可寄于太大希望 。对于侵袭性腹泻千万不能应用!
【小儿不可乱用止泻药】

小儿不可乱用止泻药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