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检查,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如何诊断鉴别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检查,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如何诊断鉴别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如何诊断鉴别 ,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检查,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如何诊断鉴别】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尿常规、补体C3测定、C3肾炎因子、肾功能检查、尿谷草转移酶、脑脊液环磷鸟苷、内生肌酐清除率、尿液肉眼检查、脑脊液β2微球蛋白(β2-MG)、肾活检
一、检查
1、尿液检查
(1)尿常规(检查尿量、尿比重、尿蛋白及尿沉渣):慢性肾炎必有现象为尿液异常 。水肿及肾功能影响尿量变化,水肿期间尿量减少 , 无水肿者尿量多数正常 。肾功能明显减退、浓缩功能障碍者常有夜尿及多尿 。尿比重(禁水10~12h)不超过1.020,尿渗透浓度低于550mOsm/(kg H2O) 。尿蛋白含量一般在1~3g/d , 亦可呈大量蛋白尿(>3.5g/d) 。尿沉渣中可见到颗粒管型,伴有轻度至中度的血尿 。
(2)尿液其他检查:除上述检查及各种清除率检查外 , 以下检查有助于诊断:
①尿C3检测:膜增殖性肾炎及新月体肾炎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其次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增殖性肾炎(包括IgA肾病) 。微小病变型及局灶节段性肾炎阳性率最低 。
②尿FDP检测:慢性肾炎患者的测定结果与C3测定相似,弥漫性增殖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阳性率较高,局灶节段性肾炎及微小病变阳性率较低 。
③尿圆盘电泳: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增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多见高分子蛋白尿 。微小病变、IgM肾病、早期系膜增殖性肾炎及膜性肾病多见中分子蛋白尿 。
④尿蛋白选择性指数(SPI):临床意义与尿圆盘电泳相似 , 膜增殖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IgA肾病多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SPI>0.2),微小病变、IgM肾病、系膜增殖性肾炎及膜性肾病等病例半数以上SPI≤0.2 。
2、肾功能检查,肾小球肾炎的肾功能不全主要指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多数病人的肌酐清除率(Ccr)轻微降低,但未降到正常值的50%以下,所以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可在正常范围 。若Ccr降至50%以下则血清肌酐(血清肌酐到达133 mol/L)和尿素氮增高 。继之,则出现肾小管功能不全(尿浓缩功能减退及酚红排泄率明显降低) 。酚红排泄率受肾血浆量的影响较大,不能完全代表肾小管功能 。
3、血液检查,慢性肾炎除上述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之外,还有其他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
(1)、外周血检查:慢性肾炎在水肿明显的情况下出现轻度贫血,可能与血液稀释有关 。若病人有中度以上贫血 , 多数与肾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有关 , 表明肾单位损坏及肾功能障碍已较严重 。肾小球肾炎末期(硬化性、萎缩性肾小球肾炎)则出现严重贫血 。若病人无明显营养不良,其贫血多属正细胞、正色素型 。
(2)、血清补体测定:测定补体前成分(如C1、C2、C4及C3)可以鉴别本病机制中的两种补体激活途径 。
①、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性和节段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全身性疾病如过敏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Wegner肉芽肿、过敏性紫癜、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淀粉样变、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妊娠肾、血栓性HYPERLINK "http://jbk.39.net/keshi/neike/xueye/9cffe.html" t "_blank"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引起的肾小球病变的患者血清补体正常 。
②、毛细血管内性及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外增殖性肾炎的患者初期血清补体减低 。
③膜增殖性肾炎、狼疮性膜性肾炎及狼疮性弥漫性增殖性肾炎的患者血清补体持续降低 。
(3)、血清 2-巨球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测定:持续性肾损害时血清 2-巨球蛋白( 2-macroglobulin)多增高,慢性尿毒症时可降至正常或以下 。2-巨球蛋白增高 , 抑制纤溶酶原和纤溶酶,是引起高凝状态的原因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肾炎中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微小病变型肾病和慢性肾炎肾病型的血清IgG及IgA均降低,以IgG降低为主 。微小病变型肾病时 , 多数病人血清IgM增高,慢性肾炎部分病人增高 。此外,血清IgG降低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尿中丧失过多的IgG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狼疮性肾炎、血管炎综合征所致的肾炎及异常球蛋白血症等)多数血清IgG增高 。
(4)、血清 2-微球蛋白测定:血清 2-微球蛋白( 2-microglobulin)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成人正常值为1~2.7mg/L 。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血清 2-微球蛋白和肌酐都增高,可作为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指征 。
(5)、凝血因子检查:肾小球疾病时存在时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 , 程度与病变的严重性和活动性往往相平行 。高凝状态是凝血和纤溶过程平衡失调,血浆凝血因子被激活,血小板数增多,纤溶系统活性(纤溶酶原)降低 。国内外文献报道,慢性肾炎时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及FDP明显增高,凝血Ⅷ因子及其相关抗原(ⅧRAg)、抗凝血酶Ⅲ(ATⅢ)活力降低,血栓烷B2(TXB2)增高以及血栓弹力图异常 , 都说明存在高凝状态 。肾小球肾炎存在高凝状态可作为抗凝治疗的指征 。
(6)、血脂检查:持续肾小球疾病,往往伴血脂异常 , 高脂血症加速肾损害及动脉粥样硬化 。
4、肾活检,肾活检可以确定病理类型及病变的程度 , 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5、肾脏B超,了解肾脏体积大小及皮质厚度,肾皮质厚度<1.5cm,肾小球滤过率优于以肾脏大小为标准 。双肾萎缩,支持终末期诊断 。
6、其他,心电图,X线胸片、骨片和胃镜检查等 。
以上是对于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易混淆疾病 。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如何鉴别?:
一、鉴别:
本病病因因与原发、继发或遗传性肾炎相鉴别,同时应与下列几种疾病鉴别:
1、慢性泌尿道感染,特别是肾盂肾炎(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腰酸痛,可有低热或无发热) 。
2、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与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症状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鉴别 。
3、慢性肾炎普通型需与慢性肾盂肾炎(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鉴别 。
4、慢性肾炎肾病型及高血压型(除慢性肾炎的症状外还伴有显著的高血压),鉴别继发性和遗传性慢性肾炎 。
5、先天性肾发育不全或畸形,伴或不伴有感染 。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 , 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检查,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如何诊断鉴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