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淋巴肉芽肿病检查,皮肤淋巴肉芽肿病如何诊断鉴别


皮肤淋巴肉芽肿病检查,皮肤淋巴肉芽肿病如何诊断鉴别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皮肤淋巴肉芽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 常用的皮肤淋巴肉芽肿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皮肤淋巴肉芽肿病如何诊断鉴别,皮肤淋巴肉芽肿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
皮肤淋巴肉芽肿病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血常规、骨髓象分析、血沉方程K值、基础代谢、肝功能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Alb)、血清球蛋白(G,GL0)、血清锰(Mn)
【皮肤淋巴肉芽肿病检查,皮肤淋巴肉芽肿病如何诊断鉴别】一、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正常或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约1/5患者嗜酸粒细胞增加 。单核细胞稍增加 。早期常无贫血,晚期则有明显贫血,大多为髓性,偶或为溶血性并伴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2、骨髓象 中幼粒细胞和巨核细胞常增加 , 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也可能增加 。3、其他 血沉稍增快,基础代谢率常增加(10%~20%) 。肝功能异常,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浆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 。组织病理:本病的特点为瘤细胞成分复杂,伴有各种炎症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常形成肉芽肿,偶见坏死 , 晚期可发生纤维化 。R-S细胞有诊断价值 。
典型R-S细胞的体积较大,直径为15~45μm,胞界清楚,胞浆较丰富,半透明,淡嗜双色 , 有两个以上的胞核或一个分叶核 。胞核也较大,直径为8~20μm;核内染色质呈粗块状 , 常凝集于核膜处,分布不均匀 , 有明显间隙 。核仁很大,形似包涵体,大多呈圆形,嗜酸性或嗜双色,绕以无染色质颗粒的透明环 。双核R-S细胞的胞核大?。?形态相同,并紧贴在一起,形如镜影,又称镜影细胞 。巨核或多核R-S细胞的胞核巨大、扭曲、重叠、分叶或多核 。R-S细胞胞浆内因RNA合成紊乱致RNA聚积,强嗜Pyronine性,故可用甲基绿、Pyronine染色,便于寻找R-S细胞 。这种细胞质对酸性磷酸酶和非特异性酯酶呈弥漫性弱阳性反应 。大部分R-S细胞膜具I a抗原,胞浆内免疫球蛋白阳性 。电镜观察R-S细胞缺乏制造免疫球蛋白的粗面内质网 , 故其中的免疫球蛋白系来源于组织液 。本病的组织象可分为不同类型(表1) 。
特异性皮肤损害中常见者为淋巴细胞消减型或混合型 。非特异性皮肤损害仅显示慢性炎症 。真皮内可见结节性或弥漫性浸润,并伸向皮下脂肪层 。表皮通常不受累 。常见霍奇金细胞 , 但典型R-S细胞仅见于50%的病例 。浸润背景含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霍奇金细胞和R-S细胞并非霍奇金病的独特表现,这些细胞亦见于淋巴瘤样丘疹病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等其他疾病 。
免疫组化:霍奇金细胞和R-S细胞CD30(BerH2)常阳性,CD45R(LCA)阴性;CD15(LeuM1)常为阳性,但也可阴性 。
以上是对于皮肤淋巴肉芽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皮肤淋巴肉芽肿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皮肤淋巴肉芽肿病易混淆疾病 。
皮肤淋巴肉芽肿病如何鉴别?:
一、鉴别
1、淋巴瘤样丘疹病 呈良性经过,皮损为泛发性复发性丘疹或丘疹坏死性自愈性发疹 。组织学上呈楔形,亲表皮性浸润和大的非典型性(RS样)细胞 。免疫组化表型通常CD30 ,CD15-和CD45R  , 大多数病例表达T细胞抗原 。2、蕈样霉菌病 霍奇金病无表皮内单个或多数聚集的淋巴细胞 。3、间变性大细胞(CD30 )T细胞淋巴瘤 呈密集成片的大的母细胞,偶见RS细胞 。大的母细胞CD30  , CD15-,常显示异常的T细胞表型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皮肤淋巴肉芽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皮肤淋巴肉芽肿病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 , 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皮肤淋巴肉芽肿病”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皮肤淋巴肉芽肿病检查,皮肤淋巴肉芽肿病如何诊断鉴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