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的治疗方法,小儿便秘怎么办


小儿便秘的治疗方法,小儿便秘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便秘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便秘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便秘应该吃什么药 。
小儿便秘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有原发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治疗单纯性便秘的根本应放在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分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同时养成排便习惯,药物治疗只在必要时临时使用 。
1.人乳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乳喂养婴儿较少发生便秘 , 如果发生,除喂人乳外,加用润肠辅食,如加糖的菜水或橘子汁(应用新鲜橘子挤汁 , 市售瓶装橘汁开瓶后易污染)、番茄汁、煮山楂或红枣水 。4个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 。母乳不足时 , 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 。蜂蜜水每天60~90ml,也有帮助 。
2.人工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工喂养儿较易便秘,但如合理加糖及辅食可避免便秘 。如果发生,可将牛乳加糖增至8% , 并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橘汁、菠萝汁、枣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以刺激肠蠕动 。较大婴儿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辅食 , 再大一些可加较粗的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制成粥 。在1~2周岁,如已加了各种辅食,每天牛奶量500ml即够,可多吃粗粮食品 , 如红薯、胡萝卜及蔬菜 。有条件者可加琼脂果冻 。营养不良小儿便秘,要注意补充营养,逐渐增加入量,营养情况好转后 , 腹肌、肠肌增长、张力增加 , 排便自然逐渐通畅 。
3.训练习惯
排大便是条件反射性运动,小儿经过训练能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一般3个月以上婴儿可开始训练,乳儿在清晨喂奶后由成人两手把便,或坐盆或坐排便小椅,连续按时执行0.5~1个月即可养成习惯 。养成习惯后不要随意改动时间 。对年长儿慢性便秘 , 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素多的食物外,亦应使其按时上厕所 ,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
4.药物
(1)酚酞(phenolphthalein果导):每次3mg/kg,睡前服 , 服药后6~8h发挥作用 。由于少量吸收后有肠肝循环 , 故其作用有时可维持3~4天 。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
(2)液状石蜡:每次0.5ml/kg,睡前口服 , 用药后6~8h生效 。长期服用可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及钙、磷吸收障碍 。
(3)镁乳:每次0.5~1ml/kg,睡前口服 。
(4)甘油栓:小号1.33g适用于婴幼儿,大号2.67g适用于儿童,塞入肛门,为轻刺激性导泻药 , 用药后数分钟即可排便 。
(5)甘油/氯化钠(开塞露)(含山梨醇,甘油或硫酸镁):婴幼儿用每支5ml , 儿童用每支10ml , 先用少许涂润肛门 , 然后徐徐插入肛门将药液挤入 , 数分钟内即排便 。
(6)简易方法:在家可戴橡皮手套用小指蘸少量液状石蜡(石蜡油)或凡士林,插入肛门通便 。
(7)灌肠法:用1%~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其温度与室温接近,每次量:<6月50ml , ~1岁100ml,~2岁200ml , ~7岁300~400ml,7岁以上400~800ml 。灌肠法刺激性较强,非特殊需要不采用 。
2、预后
预后一般良好 。
【小儿便秘的治疗方法,小儿便秘怎么办】二、中医
中医治疗:
1、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便秘,以润肠、通便为基本原则,但宜针对病因同用消积、增液润燥、理肺、健脾、疏肝、益肾等治本之法 。药治、食治并举,通下法只可暂用 , 不可攻伐过度,以免损伤正气 。
2、辨证论治:
1、食积便秘:
(1)主证:
大便秘结,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恶心呕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
(2)治则:
消积导滞、清热化湿 。方剂:导滞丸加减 。
(3)常用药:
枳实、神曲、山楂、黄连、黄芩、茯苓、大黄(后下)、泽泻、白术等 。伤于面食:加用莱菔子;伤于谷食:重用神曲;伤乳食:加麦芽 。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食积化热:加连翘、胡黄连;腹胀满:加木香、鸡内金 。
2、燥热便秘:
(1)主证:
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甚至秘结不通 , 面红身热 , 口干口臭,腹胀或痛,小便短赤,或口舌生疮,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
(2)治则:
清热、润肠、通便 。方剂:麻子仁丸加减 。
(3)常用药:
大黄(后下)、麻仁、枳实、厚朴、杏仁、白芍、蜂蜜(冲) 。口干舌燥、津液耗伤者:加生地、沙参或麦冬;大便干结坚硬者:加芒硝;肺热肺燥下移大肠者:加黄芩、知母、瓜蒌仁;腹胀痛者,加木香、槟榔、白芍 。
3、气滞便秘:
(1)主证:
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胁腹闷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
(2)治则:
疏肝理气、导滞通便 。方剂:六磨汤加减 。
(3)常用药:
木香、乌药、沉香(后下)、大黄(后下)、槟榔、枳实 。胸胁胀闷痛甚者:加香附、川楝子;腹胀攻痛者:加白芍、元胡;嗳气不除者:加旋复花、代赭石;恶心呕吐:去槟榔,加半夏、生姜、陈皮;气郁日久化火:口苦咽干者:加栀子、龙胆草等:虫积阻滞气机者:重用槟榔,并加雷丸、使君子等 。
4、气虚便秘:见于重病后 。
(1)主证:
虽有便意,大便不干硬,但挣扎乏力 。难于排出,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苍白,神疲懒言,舌淡,苔薄,脉弱 。
(2)治则:
健脾益气,润肠通便 。方剂:黄芪汤加减 。
(3)常用药:
黄芪、白术、党参、火麻仁、陈皮、蜂蜜(冲) 。久咳肺虚气短者:加生脉散及紫菀、白前;气虚下陷脱肛者:重用黄芪,加升麻、柴胡 。大便干硬:加枣仁、冬瓜仁 。
5、血虚便秘:
(1)主证:
大便干结,挣扎难下,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
(2)治则:
养血、润肠、通便 。方剂:润肠丸加减 。
(3)常用药:
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何首乌 。血虚有热 , 伤阴者:加玉竹、元参、知母;气虚见神疲气短、自汗者:加党参、黄芪;心悸:加酸枣仁、白芍;唇甲淡白:加阿胶(烊化) 。
3、中成药:
1、枳实导滞丸:
用于食积便秘 。
2、麻仁润肠丸:
用于燥热便秘 。
3、木香槟榔丸:
用于气滞便秘 。
4、补中益气丸:
用于气虚便秘 。
5、桑椹膏:
用于血虚便秘 。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小儿便秘怎么治疗,小儿便秘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小儿便秘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小儿便秘”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小儿便秘的治疗方法,小儿便秘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