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应该吃什么药 。
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治疗?
一、西医
及早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 但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应抽取足够的血培养,根据病情的轻重推迟抗生素治疗几小时乃至1~2天,并不影响本病的治愈率和预后 。而明确病原体,采用最有效的抗生素是治愈本病的最根本的因素 。
1、药物治疗
一般认为应选择较大剂量的青霉素类、链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杀菌剂,它们能穿透血小板-纤维素的赘生物基质 , 杀灭细菌,达到根治瓣膜的感染、减少复发的危险 。抑菌剂和杀菌剂的联合应用,有时亦获得良好的疗效 。疗效取决于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若血培养阳性,可根据药敏选择药物 。由于细菌深埋在赘生物中为纤维蛋白和血栓等掩盖,需用大剂量的抗生素 , 并维持血中有效杀菌浓度 。有条件时可在试管内测定患者血清中抗生素的最小杀菌浓度 , 一般在给药后1小时抽取 , 然后按照杀菌剂的血清稀释水平至少1∶8时测定的最小杀菌浓度给予抗生素 。疗程亦要足够长,力求治愈 , 一般为4~6周 。
对疑患本病的患者,在连续送血培养后,立即用静脉给予青霉素G每日600万~1200万u , 并与链霉素合用,每日1~2g肌注 。若治疗3天发热不退,应加大青霉素G剂量至2000万u静脉滴注 , 如疗效良好,可维持6周 。当应用较大剂量青霉素G时,应注意脑脊液中的浓度 , 过高时可发生神经毒性表现,如肌阵挛、反射亢进、惊厥和昏迷 。此时需注意与本病的神经系统表现相鉴别 , 以免误诊为本病的进一步发展而增加抗生素剂量,造成死亡 。如疗效欠佳宜改用其他抗生素,如半合成青霉素 。苯唑青霉素(oxacillin) , 阿莫西林(Aspoxicillin),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piperacillin)等,每日6~12g,静脉给予;头孢噻吩(cephalothin)6~12g/d或万古霉素(vacomycin) , 2~3g/d等 。以后若血培养获得阳性,可根据细菌的药敏适当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为了提高治愈的百分率,一般主张静脉或肌肉内间歇注射,后者引起局部疼痛 , 常使患者不能接受 。因此亦可将青霉素G钾盐日间作缓慢静脉滴注(青霉素G钾盐每100万u含钾1.5mEq/L , 当予以极大剂量时应警惕高钾的发生),同时辅以夜间肌注 。
草绿色链球菌引起者仍以青霉素G为首选 , 多数患者单独应用青霉素已足够 。对青霉素敏感性差者宜加用氨基醣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gentamycin)12万~24万u/d;妥布霉素(tobramycin)3~5mg(kg·d)或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 , 1g/d 。青霉素是属细胞壁抑制剂类,和氨基醣甙类药物合用,可增进后者进入细胞内起作用 。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用红霉素、万古霉素或第一代的头孢菌素 。但要注意的是有青霉素严重过敏者,如过敏性休克,忌用头孢菌素类,因其与青霉素可出现交叉过敏反应(约1) 。
肠球菌性心内膜炎对青霉素G的敏感性较差,需用200万~4000万u/d 。因而宜首选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6~12g/d或万古霉素和氨基醣甙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疗程6周 。头孢菌素对肠球菌作用差,不能替代其中的青霉素 。近来一些产β-内酰胺酶对氨基醣苷类药物耐药的菌株也有所报道,也出现了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 。可选用奎诺酮类的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Ciprofloxacin),舒巴克坦-氨苄西林(优立新 , Sulbactam-Ampicillin)和泰宁(Imipenem)等药物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 , 若非耐青霉素的菌株,仍选用青霉素G治疗 , 1000万~2000万u/d和庆大霉素联合应用 。耐药菌株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 , 利福平(Riforpin)和各种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如苯唑西林(oxacillin)等 。治疗过程中应仔细地检查是否有必须处理的转移病灶或脓肿,避免细菌从这些病灶再度引起心脏病变处的种植 。表皮葡萄球菌侵袭力低,但对青霉素G效果欠佳,宜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联合应用 。
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心内膜炎病死率较高,但作为本病的病原菌较少见 。一般以β-内酰胺类和氨基醣苷类药物联合应用 。可根据药敏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 如头孢哌酮(cefoperazone先锋必)4~8g/d;头孢噻肟(cefotaxime)6~12g/d;头孢曲松(ceftriaxone,菌必治)2~4g/d 。也可用氨苄青霉素和氨基醣甙类联合应用 。
绿脓杆菌引起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其中以头孢他啶(ceftazidine)最优 , 6g/d 。也可选用哌拉西林(piperacillin)和氨基糖类合用或多糖菌素B(polymyxin B)100mg/d,多糖菌素E150mg/d 。
沙雷菌属可用氧哌嗪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加上氨基醣甙类药物 。厌氧菌感染可用0.5%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1.5~2g/d,分3次静脉滴注,或头孢西?。╟efoxitin)4~8g/d 。也可选用先锋必(对厌氧菌属中的弱拟杆菌无效) 。
真菌性心内膜炎死亡率高达80%~100%,药物治愈极为罕见,应在抗真菌治疗期间早期手术切除受累的瓣膜组织,尤其是真菌性的PVE,且术后继续抗真菌治疗才有可能提供治愈的机会 。药物治疗仍以二性霉素B(amphotericin B)为优,0.1mg/kg/d开始 , 逐步增加至1mg/(kg·d),总剂量1.5~3g 。二性霉素B的毒性较大,可引起发热、头痛、显著胃肠道反应、局部的血栓性静脉炎和肾功能损害 , 并可引起神经系统和精神方面的改变 。5-氟胞嘧啶(5-FC,flurocytosine)是一种毒性较低的抗真菌药物,单独使用仅有抑菌作用 , 且易产生耐药性 。和二性霉素B合并应用,可增强杀真菌作用,减少二性霉素B的用量及减轻5-FC的耐药性 。后者用量为150mg/(kg·d)静脉滴注 。
立克次体心内膜炎可选用四环素2g/d静脉给药治疗6周 。
对临床高度怀疑本病,而血培养反复阴性者 , 可凭经验按肠球菌及金葡菌感染,选用大剂量青霉素和氨基醣甙类药物治疗2周,同时作血培养和血清学检查 , 除外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引起的感染 。若无效,改用其它杀菌剂药物,如万古霉素和头孢菌素 。
感染心内膜炎复发时,应再治疗 , 且疗程宜适当延长 。
二、手术治疗 近年来手术治疗的开展,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死率有所降低,尤其在伴有明显心衰者 , 死亡率降低得更为明显 。
自然瓣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难治性心力衰竭;其它有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尤其是真菌性和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心内膜炎;多发性栓塞;化脓性并发症如化脓性心包炎、瓦氏窦菌性动脉瘤(或破裂)、心室间膈穿孔、心肌脓肿等 。当出现完全性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给予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必需时作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
人造瓣膜心内膜炎病死率较自然瓣心内膜炎为高 。单用抗生素治疗的PVE死亡率为60%,采用抗生素和人造瓣再手术方法可使死亡率降至40%左右 。因此一旦怀疑PVE宜数小时内至少抽取3次血培养后即使用至少两种抗生素治疗 。早期PVE致病菌大多侵袭力强,一般主张早期手术 。后期PVE大多为链球菌引起,宜内科治疗为主 。真菌性PVE内科药物治疗仅作为外科紧急再换瓣术的辅助手术 , 应早期作再换瓣术 。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PVE亦宜早期手术治疗 。其他如瓣膜功能失调所致中、重度心衰,瓣膜破坏严重的瓣周漏或生物瓣膜的撕裂及瓣膜狭窄,和新的传导阻滞出现 。顽固性感染,反复周围栓塞,都应考虑更换感染的人造瓣 。
绝大多数右侧心脏心内膜炎的药物治疗可收到良效,同时由于右心室对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的功能不全有较好的耐受性,一般不考虑手术治疗 。对内科治疗无效,进行性心力衰竭和伴有绿脓杆菌和真菌感染者常须外科手术,将三尖瓣切除或置换 。
为了降低感染活动期间手术后的残余感染率,术后应持续使用维生素4~6周 。
二、中医
1、中医疗法:
1、辨证治疗:
1)热毒炽盛、血瘀阻脉: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
方药:清营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药用犀角(可用水牛角代)、生地、玄参、麦冬、金银花、连翘,黄连、黄芩、公英、丹参、紫花地丁、丹皮、赤芍 。
感染性心内膜炎多为毒力较强的致病菌感染,心内膜细菌赘生物生成,或伴有多处转移性脓肿,出现严重的毒血症状 。中医治疗一应清解热毒、控制感染;二应活血凉血、防止赘生物生成 。故方用犀角、生地清热凉血;玄参、麦冬清热解毒养阴;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公英、紫花地丁大剂清热解毒,气营两清,控制感染;丹参、丹皮、赤芍活血凉血,一利于血分热毒散解,二则活血散血之性有助于防止心内膜血小板沉积,赘生物形成,高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清热解毒,泻下热结 。即使无有大便秘结,也可加用大黄 , 使郁结热毒自大便而解;神昏谵语者,送服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 , 辛凉开窍;惊厥抽搐者,加钩藤,地龙清热平肝熄风 。
2)气阴两虚、热毒内结: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
方药:生脉散合济生解毒汤加减 。药用人参、五味子、麦冬、金银花、连翘、当归、赤芍、玄参,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花、黄芩 。
此型多见于素体正虚心内膜感染者 。邪毒感人,易伤气耗阴 。方中人参补元气、益心气;五味子甘温而酸,固护心阴;麦冬、玄参清热养阴;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清热解毒,控制感染;当归、赤芍、红花活血化瘀,通心脉;诸药合用,对控制感染、预防心衰、防止心内膜赘生物生成,皆可望收到较好效果 。皮肤瘀斑、斑点者,加丹参、丹皮、茜草活血化瘀通络;胸闷、气急、喘息者,为心衰之症,可加桑白皮、葶苈子、车前子、益母草合方中生脉散强心活血利水 。出现器官栓塞症状者,请参照有关章节进行治疗 。
3)阴虚火旺:治法:滋阴清热 。
方药:清骨散加减 。药用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生甘草 。
方中银柴胡清虚劳骨蒸之热;胡黄连、知母、地骨皮入阴分而退虚火;青蒿、秦艽善透伏热,使邪从外解;鳖甲滋阴潜阳,并能引诸药入阴分以清热;甘草调和诸药 。共成滋阴清热之剂 。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以养心安神;盗汗自汗者,加煅牡蛎、浮小麦、糯稻根,以固表止汗;倦怠懒言者,加黄芪、太子参以益气 。
4)气阴两虚、血脉瘀滞:治法:益气养阴,活血祛瘀 。
方药:六味地黄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药用黄芪、熟地黄、赤芍、丹皮、川芎、桃仁、红花、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当归、地龙 。
此型多为心内膜炎症已被基本控制 , 但仍可有潜伏病灶,原有心内膜损害已不再发展,疤痕形成,心内膜上仍可有附壁血栓,其脱落可造成多发性梗塞,因温热邪毒伤气耗阴 , 血脉不利,故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中黄芪益气;六味地黄汤滋补心肾之阴;桃仁、红花、赤芍、丹皮、地龙、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祛瘀通络 。诸药相合共奏益气养阴,活血祛瘀之效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明显者,可加酸枣仁、柏子仁,珍珠母养心重镇安神;自汗盗汗重者 , 可加五味子,牡蛎以敛汗 。
2、简易方治疗:
1)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方:忍冬藤、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大青叶、板兰根、大蓟、小蓟、连翘、黄芩、甘草,主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出现发热及皮肤瘀点者 。
2)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黄连、黄芩,栀子、菖蒲、郁金、丹皮、麦冬、生地、当归、川芎、党参、丹参、桂枝、甘草 , 同时服用太乙紫金锭1~2g,1日二次,主治感染性心内膜炎 。
3)三黄汤:黄芩15~20g、黄连10g、黄柏10g 。生石膏20~30g,每日一剂,水煎服,对气分热盛或热入营血均适用 。
4)黄连10g、蒲公英30g、大青叶30g,水煎服 , 每日一剂或每日二剂,适用于气分热盛症 。
5)黄芩15g、紫花地丁30g、连翘15g,水煎服,每日一剂或二剂,对气分热盛或热入营血均适用 。
6)地黄玄参膏:熟地黄、当归、栀子、黄柏、知母、山萸肉、白芍、生地、玄参、肉苁蓉、麦冬、天花粉、天冬、黄芩各20g,五昧子,红花、生甘草各15g 。用麻油煎熬后 , 再用黄丹,铅粉各半收膏,石膏120g搅匀,贴心前区,适用于阴虚内热型患者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办】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感染性心内膜炎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感染性心内膜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 ,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麦收皮炎病因,麦收皮炎的原因
- 皮炎都有哪些危害?
- 皮炎会带来哪些危害
- 皮炎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 坏死性淋巴结炎病因,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原因
- 间质性肾炎的治疗方法,间质性肾炎怎么办
-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原因
- 急性附件炎病因,急性附件炎的原因
-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病因,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原因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病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