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病因,布鲁菌病的原因


布鲁菌病病因,布鲁菌病的原因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布鲁菌病的病理病因,布鲁菌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一、布鲁菌病病因
1 流行病学特点:本病全球分布,每年上报WHO的病例数愈50万 。地中海地区、亚洲及中南美洲为高发地区 。国内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特区,全国104个疫区均达到基本控制标准,但90年代以来,散发病例以30%~50%的速度增加,个别地区还发生暴发流行 。①传染源: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 。这些家畜得本病后 , 早期往往导致流产或死胎,其阴道分泌物特别具传染性 , 其皮毛、各脏器、胎盘、羊水、胎畜、乳汁、尿液也常染菌 。病畜乳汁中带菌较多 , 排菌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 。②传染途径:在国内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 。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乳、切病毒肉、屠宰病畜、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皮肤、黏膜感染细菌 。进食染菌的生乳、乳制品和未煮沸病畜肉类时,病菌可自消化道进入体内 。此外,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和性器官黏膜而发生感染 。③易感人群: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关系 , 其发病率高于女性 。国内以特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多发生于春未夏初或夏秋之间,乃与羊的产羔季节有关 。患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再感染者并不太少见 。
2 病原学:国际上将布鲁菌分马尔他(羊)、流产(牛)、猪、犬、森林鼠及绵羊附睾等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3个生物型)、牛种(8个生物型,牛3型和牛6型菌的生物特性是一致的,1982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布鲁菌分类学会将其合并为一个生物型称为3/6型)、猪种(5个生物型,原为4型,1982年国际会议上增加第5型)、森林鼠种、绵羊附着和犬种各一生物型 。我国以羊种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牛种菌 , 猪种菌仅存在于少数地区 。近年发现在23个省区,犬中的犬种感染率为7.5% , 五省区抽样调查,人群的感染率为6.1% 。布鲁菌为一不活动、微小的多形球状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形成 。该菌对光、热、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日光照射10~20分钟、湿热60℃10~20分钟、3%漂白粉澄清液等数分钟即可将其杀灭 。布氏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活力较强 , 在干燥土壤、皮毛和乳类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在水中可生存5天至4个月 。布鲁菌仅产生内霉素,对实验动物具一定毒性 。
3.病理改变:血管的增生破坏性病变也为变态反应所致,主要累及肝、脾、脑、肾等的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导致血管内膜炎、血栓性脉管炎、脏器的浆液性炎症与微小坏死等 。骨、关节和神经系统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关节强直、脊椎炎、骨髓炎、神经炎、神经根炎等 。肺可有出血卡他性肺炎,心脏病变较血管病变少见,有心内膜炎、心肌炎等 。肾混浊肿胀,偶见弥漫性肾炎和肾盂肾炎 。此外,尚有睾丸炎、附睾炎、子宫内膜炎等 。
二、发病机制:布鲁菌自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中性多核粒细胞首先出现,被吞噬的牛型细菌可部分被杀死,但羊型菌不易被杀 。存活的布鲁菌随淋巴液到达到局部淋巴结 。根据人体的抗病能力和侵入菌的数量及毒力,病菌或在局部被消灭,或在淋巴结中生长繁殖而形成感染灶 。当病菌增殖达到相当数量后 , 即冲破淋巴结屏障而侵入血循环,此时可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一系列症状 。布鲁菌主要寄生于巨噬细胞内,与其他寄生细胞内细菌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一样,其发病机制以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 。布病的发生发展乃甚为复发 , 一则与菌血症、毒血症、变态反应有关,二则该菌侵犯多个器官,三则抗菌药物与抗体不易进入细胞,所以本病临床表现复杂、难治 。网状内皮系统在急性期呈弥漫增生,在慢性期则可出现由上皮样细胞、巨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等所组成的肉芽肿,此系组织对细菌产生的变态反应 。肝、脾、淋巴结及骨髓中均可有类似病变 。在羊型和猪型布氏杆菌病中,特别是在后者中常有化脓性肉芽肿形成 。【布鲁菌病病因,布鲁菌病的原因】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布鲁菌病病因,布鲁菌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布鲁菌病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布鲁菌病”找到更多扩展内容 ,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布鲁菌病病因,布鲁菌病的原因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