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妊娠期心脏病怎么办


妊娠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妊娠期心脏病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妊娠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治疗妊娠期心脏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妊娠期心脏病应该吃什么药 。
妊娠期心脏病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一)妊娠期处理:
对心功二级以下患者应加强产前检查,至少每2周1次 。患者应有足够的休息,避免较重的体力劳动,进低盐饮食,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有贫血者应积极治疗,于预产期前2周入院待产 。有心衰者应立即入院治疗 。孕妇对毛地黄类药物耐受性较差,用药时(尤其在快速毛地黄化时)应注意毒性反应 , 如呕吐、脉搏缓慢及胸痛等 。孕期最好服用作用及排泄较迅速的毛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0.25mg , 口服2/日,2~3天后酌情改服一次 , 不要求达饱和量,以防万一发生心衰后 , 能有加大剂量的余地 。因长期用维持量较难掌握,离预产期远者,病情好转后可停药,临产后如需要可快速毛地黄化 。凡有以下情况者 , 应设法终止妊娠:
1.心脏病较重,代偿功能在三级以上者;
2.既往妊娠有心衰史或妊娠早期即发生心衰者;
3.风湿性心脏病有中、重度二尖瓣病变伴有肺动脉高压者或紫绀型先心病;
4.患有活动性风湿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及有严重的心律失常者;
5.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肌炎 。终止妊娠的方法,妊娠在3月以内可行人流术,>12周而<15周者,必要时可慎重考虑用钳刮术终止妊娠 。中孕引产,尤其须手术时,有较大危险性 , 应尽量避免 。如有条件,可在积极治疗观察下,使妊娠继续下去 。凡出现心衰者,必须在控制心衰后,再终止妊娠 。
(二)分娩期处理:
2000年来认为剖宫产时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比阴道分娩?。?心功不好者,可考虑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同时心脏监护,术后心脏情况可好转 。妊娠合并心脏病
1.第一产程 做好产妇的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患者可取半坐卧位,每半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一次 。适当应用镇静剂,如杜冷丁、非那根等,使获得精神安慰,消除恐惧紧张心情 。如脉搏每分钟超过120次及呼吸超过28次/分者,表示有心衰先兆,应积极处理 , 如给氧及尽快给予强心药物等,可酌情注射氨茶硷、毒毛旋花子甙K或西地兰 , 必要时给吗啡 , 用法如下:
①氨茶硷250mg加于25%葡萄糖20ml内缓慢静注,4~6小时后可重复 。
②毒毛旋花子甙K0.125~0.25mg加于25%葡萄糖20ml内缓慢静注(约10分钟注完) 。注射时注意观察心跳及脉搏,如出现心律不齐、脉搏过缓者,应立即停用 。必要时4小时后再给0.125mg 。
③西地兰0.2-0.4mg加于25%葡萄糖20ml内缓慢静注 。必要时4小时后再给0.2mg 。注意事项同毒毛旋花子甙K 。
④有肺水肿时,可给予50%酒精氧气吸入,每次20~30分钟,可消除肺与气管内泡沫,可与氧交替使用 。速尿20~40mg加入25%葡萄糖20ml作静注 。利尿剂多于注射后15分钟开始显效,1~2小时后达高峰 。
2.第二产程 宫口开全后,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尽快结束分娩,以免产妇过度用力 。臀位产必要时行臀牵引术 。第三产程 注意防治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 , 腹部立即置放1~2kg重的沙袋(或用手按压),以防因腹压骤减致大量血液倾注内脏血管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皮下注射吗啡10mg,或杜冷丁50~100mg,使安静休息 。为防治产后出血 , 必要时可肌注催产素10~20u 。麦角新碱能增加静脉压 , 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
(三)产褥期处理:
产后勿立即移动产妇,严密观察,2小时后情况稳定 , 可送回病房 。产后3天内,尤其是前24小时内必须加强观察,警惕发生心衰,并做好一切抢救准备 。产后应卧床休息两周 , 有心衰者应酌情延长 。一般以不哺乳为宜,无心衰者,可酌情哺乳 。产后易并发感染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病情较轻者 , 应注意避孕;对不宜再生育者,应劝行绝育手术 。手术可在产后一周左右进行,此时心脏情况已趋稳定,体力基本恢复,产后感染业已排除 。有心衰者,先行控制后,再择期绝育 。
【妊娠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妊娠期心脏病怎么办】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妊娠期心脏病怎么治疗,妊娠期心脏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妊娠期心脏病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妊娠期心脏病”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妊娠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妊娠期心脏病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