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土族的来历习俗

土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土族的民族历史
土族与蒙古族有着密切关系 。在互助土族中,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蒙古人 , 以及成吉思汗属将格日利特(格热台)率部留驻今互助县一带,以后与当地霍尔人通婚,逐渐繁衍而成土族的传说 。过去土族人把格日利特当作本民族的祖先来崇拜 。
【土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土族的来历习俗】汉文史籍也有成吉思汗所部蒙古军曾来西宁一带的记载 。当时互助县属西宁州治,可与传说印证 。明代安定卫的蒙古人受到攻击,迁至今互助土族自治县 。至于霍尔人,原是藏族对居住在西藏北部以及西藏以北地区的游牧民的泛称 。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近代则已专指土族而言 。互助县土族地区的合尔郡、合尔屯、合尔吉、贺尔川等地,传说是因为居住着霍尔人而得名 。据研究,土族传说中的霍尔人很可能就是吐谷浑人 。这与民和县境内的土族人自称土昆(音吐浑)相合 。当然也有人认为霍尔是胡儿一词的同音异写法 。源于吐浑、西夏、契丹、蒙古和匈奴部落中的邀濮,即辽金时期的阻卜和蒙古是主要部分 。这就把土族的族源推溯到更早的时期了 。但是趋于统一的认识是:以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为主体,在以后吸收了部分羌、党项、藏、蒙古、汉等民族成分形成发展而来 。
土族的饮食习惯
土族的饮食习惯与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生产特点紧密相关 。日常的主食以青稞为主 , 小麦次之 。蔬菜较少,主要有萝卜、白菜、葱、蒜、莴笋等10余种 , 平日多吃酸菜,辅以肉食 。爱饮奶茶,吃酥油沙面 。喜庆节日,必做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和手抓大肉(猪肉)、手抓羊肉 。男子喜欢饮酒,多数人自家酿青稞酒 。饮食卫生也很讲究:用饭时每人都有固定的饭碗、筷子 , 请客吃饭也是每人一份 。
土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 , 土族人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尤其精于养羊 。因此形成了别具风格的饮食文化 。
土族饮食同生产有直接关系 。牧区以食肉类、乳品为主食,农业区以青稞、荞麦、薯类为主,喜欢吃酥油炒面、油炸馍、手抓大肉、手抓羊肉、沓呼日、海流、哈力海、烧麦、j锅等 。爱唱奶茶,饮自家酿制的青稞酒 , 土语称酩 。
土族一般习惯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较简单,大都以煮洋芋或糌粑为主食;午餐比较丰富,有饭有菜,主食为面食,常制成薄饼、花卷或疙瘩、干粮等食用;晚餐常吃面条或面片、面糊糊等 。
日常菜肴以肉乳制品为多,当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节日食品 。民间有不少以当地土特产为原配料制作的食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么、烧麦等 。
沓呼日
沓呼日是土族人招待客人的特有食品 。在麦面中加上清油、盐水拌匀,做成圆饼,放进灶内烤熟,吃起来酥脆可口 。土族人招待贵客时,桌上要摆一个酥油花的炒面盒,端上一盘大块肥肉 , 上插一把五寸长的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这是主人对贵客最尊敬的招待 。
土族人有传统的饮食卫生习惯,吃饭时每人都有固定的碗筷,请客吃饭也是每人一份,分着吃 , 免得有病相互传染,也显得文明卫生 。
土族人非常好客,特别欢迎客人来访,哪怕是路过或前来投宿的客人都会受到热情招待 。当地有句俗话说:客来了,福来了 。宴席上,一般情况下主人要和客人喝三杯酒 。客人到主人门前时主人敬三杯酒 , 叫做临门三杯酒;客人坐在炕上主人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开宴后,主人再敬客人三杯酒 。不会喝酒的人也不用害怕,只要客人用中指蘸上酒,对着空中弹三下就可以不喝了 , 可见土族人是非常尊重客人的意愿的 。
日常饮料与当地藏族一样,喜饮茯茶、酥油茶,还特别喜饮用青稞酿成的酩流酒,酩流酒度数较低(约30度左右),清醇绵软,馨香可口,家家皆能自酿,在酿制时都习惯加一种名为羌活的中药 , 饮时味稍带涩,有散表寒,祛风湿的功效 。除酩流酒之外 , 还有互助白酒,如互助头曲、互助特曲、互助大曲、青稞液等多种 。
土族许多节日特色饮食,如:过春节时蒸花卷、馒头,炸油饼等;端阳节做凉面、凉粉;中秋节做多层大月饼(类似大馒头) 。十月初一吃饺子 , 十二月初八最喜用豌豆面做搅团吃,十二月二十三晚上做白面小饼,还要在小饼上刻出菱形的图案,并用麦草编一个草马,专门用来祭灶 。
土族的婚俗
土族举行婚礼时,前往接亲的年轻人都是能说会道、能歌善舞的,大家叫他们纳什金 。娶亲的前一天晚上 , 男方家请的两位纳什金就要带上礼物和给新娘的服装首饰,牵一头母羊去参加娶亲 。他们到女方家时一般要受到非常热烈欢迎,但欢迎的方法却是十分特别的 。纳什金到女方家后,首先要和新娘的女伴们隔门对歌 , 只有一一回答上了姑娘们的问题,姑娘们才会开门 。但当他们走进女家大门时,姑娘们会用一桶又一桶凉水泼他们 。这时,女方的长者则会说:贵客到了快迎接 , 姑娘们不要泼水!其实是暗示开始泼水、多多泼水 。要是纳什金躲起来了 , 他们就会喊,纳什金到xx地方去了,年轻人不要往那泼水!纳什金逃上楼,他们就会喊:贵客上楼了,不要往楼上泼水 。实际上是指挥大家泼水 。纳什金即使全身湿透,犹如落水,也不能生气 。姑娘戏弄够了,则会请他们更衣入席 。土族人认为 , 水泼娶亲客 , 是为他们洗尘,为了向新人祝福 。
土族的宗教信仰
土族居民原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 。元、明以后普遍崇信喇嘛教,但民间信仰仍然存在 。土族地区有喇嘛教寺院40余座,著名的有佑宁寺、广惠寺等 。佑宁寺出了不少名僧 , 如章嘉、土观、松布,颇有影响 。寺院占有大量土地,互助县15所寺院占有土地69200亩 。寺院是土族的文化中心 。对佛教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土族先民吐谷浑在辽东时 , 信奉萨满教 。至今在土族人的生活中仍可以看到萨满教的遗俗 。其中主要宗教活动有:祭敖包、白虎祭、选神羊等 。8世纪末苯教传入土族地区,14世纪趋于没落 。如今只有在互助、大通等地区的一些土族村庄中,有少量的苯教神职人员 。

土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土族的来历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