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是几月几号 立夏民间有趣的习俗

随着立夏到来,我们可以明显察觉到气温正在逐渐升高 , 太阳变得愈发灼热刺眼 。那么关于立夏时节的时间你们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欢迎参阅 。
立夏时节是几月几号立夏的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 。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巳月的起始 。“斗指东南 , 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 故名立夏也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立夏”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到这时候已经直立长大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 。
立夏民间有趣的习俗1、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 , 举行迎夏仪式 。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 。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 , 由皇帝赐给百官 。
2、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
3、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 。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
4、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
5、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 。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
立夏季节的含义是什么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属于夏季,同时还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炎炎夏日的正式开始,当然此时夏天只不过是初露端倪 。立夏时 , 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 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表示夏天来了,而夏天的特点就是温度高 。按照气候学的标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夏季开始,而在立夏时节 , 黄河中下游地区(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气温正好在这一范围 。此节气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 , 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 。立字解见春 。夏,假也 。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 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时节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 。由此看来 , 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
【立夏时节是几月几号 立夏民间有趣的习俗】立夏分为三候 。“初候蝼蝈鸣” , 蝼蝈一也叫蛤蟆,是蛙的一种 。这时节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塘畔鸣叫觅食了 。“二候蚯蚓出”,由于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 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了 。“三候王瓜生”,王瓜也叫土瓜,这时已开始长大成熟了 。清乾隆《新郑一县志》载:“四月,王瓜初生摘售,以相送一谓之进 鲜” 。从这三候的描述中我们已看到了夏天的景色 。

立夏时节是几月几号 立夏民间有趣的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