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大敌——投射偏差

【情绪大敌——投射偏差】

情绪大敌——投射偏差

文章插图
你是否有过这些经历:去趟超市,买回一堆计划外的垃圾食品,忘记原本只是想买点水果蔬菜;去次商场,拎回满手的大包小包,忘记原本只是想买双袜子;上了会儿网,看过一条又一条的花边新闻、视频或博客,忘记原本只是要查一下邮箱……本以为自己不会乱消费,本以为自己不会浪费时间,结果该干的没干,不该干的都干了 。为什么面对实际的诱惑时,就不是想象中那样的理性了?让我们一起来破解下关于未来自我的情绪之谜吧 。
如果我饥肠辘辘地去超市,而且没有清晰的购物清单,那无疑是炮制灾难 。除非有钢铁般的意志 , 我最终会买回一堆垃圾食品 。在大饱口福之后,我才会猛然想到:怎么会买了这么些垃圾食品 , 而忘记大米、面食这些健康的食物?!
为什么会这样?我明明知道该买哪种食物,结果先是在超市里饥饿难耐,接着买一堆垃圾食品,然后又后悔不已 。原因就是当我在超市里感到饥饿的那一刻,我与未来的情绪自我失去了联系——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进行了证实 。
移情失败(Empathy Failure)
研究表明,预测未来需求对我们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我们目前的情绪状态压制了它们 。这就是所谓的投射偏见(将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等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和自己在这些方面有着一样的倾向;本文中的“投射”特指:以当前的自己投射未来的自己),尽管事实上,我们对问题及其不良后果具备足够的经验 。
那么 , 我在饥饿中购买垃圾食品的这种投射偏见,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研究显示,当我们处在“热”情绪状态下时(比如饥饿),往往会为了眼前的自我满足而忽视长远的目标 。如果我们自以为眼下的行为,是被立即补充能量的迫切需要驱动的;那么我们就永远会对自己的即时需要感到迫切,并且立即就要满足 。这意味着,一旦饿了,我就会忘记健康饮食的承诺,满脑子只想着能马上给我能量和快乐的——垃圾食品 。
但是,这仍不能充分解释为什么我在饥饿时,面对购买垃圾食品的冲动无能为力 。为什么我就想不到未来的自己:吃饱后看着买回的垃圾食品后悔莫及?
事实上,我是有这个预见力的,只是相当微弱 。研究表明我们不仅有投射偏见,还有移情差异(empathy gap)——难以对我们的未来自己移情 。在那一刻 , 被情绪驱动着,我们当前的欲望会突然凌驾于长远目标之上,于是我们不再考虑健康饮食或对自己的其他任何承诺 。
健康或不健康的零食?
这种效应在Read和van Leeuwen(1998)的研究中被巧妙地证明 。一间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被告知,下周可以有一次免费的零食 , 请他们在健康零食(如苹果)和不健康零食(巧克力) 中做出选择 。实验的关键在于询问的时间,一次是在工作人员的午餐之后,一次是在傍晚时分,这意味着他们的状态分别是饱足或饥饿 。在他们做出决定之前,还会被告知将在什么时间得到免费零食:午餐后或傍晚前 。
一周后 , 根据各人选择的实验条件,研究者按照预定的时间再次出现,带着承诺提供的零食 。但是这一回,参与者可以选择改变自己一周前的选择 。询问他们的时间正是之前提到的那两种:饱足的午餐后 , 和饥饿的傍晚前 , 这样共造成了四个不同的实验条件 。
给我巧克力吧!
正如研究者所预料的,与一周后面对近在眼前的零食时相比,他们根据预测做出选择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的零食 。总的来说,人们自以为拥有的健康意识远比他们实际表现出来的要多 。
但研究人员的兴趣在于,两个时间点上的饥饿状态 , 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移情差异” 。具体而言,根据他们现在是饥饿还是饱足、以及预测中未来的自己是饥饿还是饱足,人们分别会对未来的自己产生多少移情?
结果
为了理解的结果,让我们先来比较这两组条件 。第一组被试在午餐后的非饥饿状态下,被询问想在下一周获得哪种零食 。但是其中的一些人被告知零食在午餐后提供 , 而另一些人的零食将在傍晚前提供 。所以,现在并不饥饿的人们 , 要试着预测他们在未来饱足或饥饿时的偏好 。56%的人预测未来的自己在饥饿时会选择不健康零 食,而当他们真的饥饿时 , 88%的人选择了不健康零食 。
相比之下,当他们认为未来的自己并不饥饿时,只有26%的人预测他们会选择不健康零食,但真到了那个时候 , 70%的人选择了不健康零食 。
关于这个结果有两个有趣的地方 。第一,人们发现:要预测自己以后对食物的需求很困难 , 即使他们目前并不饿 。这表明,投射偏见是双通道的 。不仅是“热”的情绪状态下,我们很难预测自己的未来愿望,当我们在一种放松而平和的状态下,这种偏见也同样存在 。
第 二个有趣的地方是 , 我们对于未来自己的“移情差异”大约在30 %(56%减去26%) 。这里的移情差异是,当我们和未来的自己处于相同和不同的状态时,所做决策之间的差距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移情差异的定义,研究者 比较的是两种不同的预先选择 , 而不是拿预先选择与实际选择来比较 。这意味着上述结果不能解释为,人们试图通过预测自己对健康食物的选择来促成自己的实际选择 。
当让饥饿的参与者,对未来饱足或饥饿的自己做出预测时,也表现出类似的结果 。在第二周的饥饿状态下,78%的人在之前的预测中以为自己会选择不健康零食,而事实上却有92%的人选择了它 。而第二周处于饱足状态的人中,42%的人曾预测自己会选择不健康食物,事实上却有82%的人做出了这个选择 。饥饿组预测中的移情差异是36%(78%减去42%),与前一组基本一样 。
尽管这些预测可能不完全准确 , 却对我们的未来行为有一定的启示 。研究者发现,选择健康食品的人与选择不健康食品的人相比,更能坚守于自己的主意 。因此,承诺自己会健康饮食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这让你在诱惑出现时更具抵抗力 。
总结和解释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人们直接将现在的情绪状态(饥饿或过饱)投射于未来,忘记了当未来果真成为现在时,自己的感觉很可能会不同——这就是投射偏见 。基于此,除了“热”情绪之外 , 我们似乎也会同样地将“中性的”或“冷的”情绪状态投射到未来 。
投射偏差的本质在于,我们目前的状况是否与想象中的未来状况相符 。如果不相符(如实际饥饿和未来饱足) , 我们的预测始终都不够精确 。
尽管本研究的重点放在饥饿 , 这些结果也很可能延伸到其他领域,比如已经被大量研究的“快乐” 。
考虑“投射偏见”的一个有用方式是“锚定和调节” , 正如其他常见的偏见(如 , 错误一致性偏见——高估别人对自己观点的同意程度)一样,我们总是立足于目前的情绪和认知状态,那么可做的调整也必然要基于这个现有的“锚” 。
因此,人们常常认为别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从而认为别人也与自己具有相同的观点、意见,推而广之 , 认为别人将来的情绪状态也与他们当前的情绪状态一样——这就是投射偏见 。类似地,我们很难预测什么会让将来的自己感到快乐 , 这就是原因之一 。

情绪大敌——投射偏差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