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者有什么心理_说谎者为什么说谎


说谎者有什么心理_说谎者为什么说谎

文章插图
导读:很多人在被揭穿谎言之后 , 会说自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说谎 。你对人说谎过吗?你是否也曾被谎言欺骗?说谎者有什么心理?小编将为您讲述说谎者有什么心理 。
“人们每10分钟的谈话,平均就有3个谎话 。”当红美剧《别对我说谎》的一句台词 , 令人们纷纷寻找参透谎言的法宝电视剧中,身体语言大师吉莉安·福斯特博士上演了精彩一幕 。在调查议员威尔时,问到周五晚上做了什么,议员貌似流畅地回答:“我到国会游泳馆游泳,之后回家看会议记录,一个人吃晚餐,然后去参加了史密森学会的活动 。”博士接着问:“现在请反过来说一遍 。”议员威尔顿时慌了神,绞尽脑汁还是纰漏百出 。
事实上,没有真正发生过的事情 , 顺着编造都容易出漏洞,倒述就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因此,你若怀疑别人撒谎,可以先问问他做了些什么 , 待对方事无巨细地说完后,使出这招杀手锏 。当然,您也得认真倾听,记住顺序 , 否则还是真假难辨 。
说谎者动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谎言有不同层次之分,而说谎的动机 归为三大类:第一类 , 讨别人欢心,让人家感觉好一点;第二类,夸耀自己和装派头;第三类,自我保护 。
矫正说谎者
让说谎者坦白的方法
1、不要责难嫌疑人:如果以进攻性的问题发问,如“当时你为什么不在那里?”或“你是在骗我吧?”这会令人防备 , 死守他们的谎言 。不如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你说你在哪来着?”或“你什么时候到家的?”
【说谎者有什么心理_说谎者为什么说谎】2、正确使用人的肢体语言:看着对方的眼睛 , 把头垂向一边,斜靠着,使用开放的手势―――比如 , 不要把手叉起来 。这些身体语言没有恐吓性,鼓励别人说真话 。
3、要求重复:如果说谎者说,“看,我跟你说过这个 。”请他准确地重复——把编造的故事复述一遍是很难的 。
4、给说谎者最后一个机会:如果说谎者仍然坚持,而人们仍旧怀疑,不如暂时放弃,说,“好吧,在再次确认这些都没有发生以前,我们还有什么事要做吗?”再给说谎者机会更改,说谎者会更倾向于坦白 。?
矫正说谎心理与行为,必须区别类型分类指导
1、防卫性说谎心理的矫正
该说谎动机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使自己摆脱不利的境遇 。如小学生损坏了玻璃为免受谴责、或考试成绩不理想为了免受皮肉之苦而说谎 。防卫性说谎的原因不同,但都应当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方式摆脱困境,而坚决杜绝说谎行为 。矫正防卫性说谎,首先要准确诊断当事人的性格类型  , 然后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 。对性格外向型,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儿童,应直接指出这是谎言,然后认真询问为什么说谎 。在其叙说原因时 , 应细心体察其陈述内容前后是否一致,以防其以虚构的原因来骗人 。无论什么原因的说谎都应受到批评惩罚,使其接受教训,防止再犯 。只是惩罚时要分清是非 , 区别轻重,罚之当罚 。对性格内向型,应以平静、关切的语气 , 询问有否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引导说谎者讲出说谎的具体原因 , 然后针对其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处理和应对困境的方式,使说谎者悟出说谎是不足取的“下策”,启发他们总结教训,这类说谎者往往自省能力较强,自尊心也很强,因此 , 不一定当面戳穿这是谎言,可以旁敲侧击地使其明白别人已识破自己的谎言,从而用自责、自省、自警、自律的方式加以改变 。
2、恶作剧性说谎的矫正
恶作剧性说谎通常是品德不良的反映,是性质比较严重的说谎行为 。动机是戏弄别人,从中获得心理满足 。闲极无聊,以恶作剧说谎戏弄别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获得畸形的心理满足 。发现恶作剧性说谎 , 必须给予一定的惩戒,使其记住教训,不敢再犯 。也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安排这些说谎者进行有益的活动,不让他们有无聊的空闲时间 。
3、报复性说谎的矫正
这是品德不良的反映 , 一旦发现,首先应给说谎者以严厉的惩罚;产生严重后果的应加重惩处 。同时,要给学生指出报复行为损人,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双输”后果 。特别是要知道当报复性说谎造成的意想不到的意外严重后果时,更会引起自己长期的内疚和自责,那就不是损人不利己,而是害人也害己的 。还要说谎者懂得,为人处世,理解和宽容才能消除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 , 才会赢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谓“吃亏是福”就是这个道理);相反,你报复来,他报复去  , 冤冤相报,扩大矛盾,甚至激化矛盾,可能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当然 , 在适当的时候,引导矛盾双方加强沟通,化解矛盾 , 也不失为矫正报复性说谎的有效措施 。
4、谋利性说谎的矫正
谋利性说谎的矫正,首先要区分说谎谋利所满足的需要是否有合理性,然后区别对待 。
如果通过说谎谋利所满足的需要是合理的 。比如父母给的零花钱无法满足孩子正当而必需的消费的需要,而导致孩子以说谎手段谋利,则父母应弄清孩子到底有那些正当而必需的用项,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调整给零花钱的标准,使正当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应特别说明,合理的需要要用合理的方式去满足,说谎是不道德行为,应受到批评、谴责,不允许重犯;如果家庭条件无法满足孩子所有的正当需要,要讲清“家底”,让孩子以主人翁的责任共同面对家境,学会用更经济的的方法满足正当需要,学会“量入为出”,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即便是条件优越的家庭,也要教育孩子珍惜家长的劳动,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如果说谎是为了满足不合理的需要的,不仅要揭穿其谎言,拒绝满足不合理的要求 , 更要让他们懂得原因何在 。
5、幻想性说谎的矫正
这类说谎一般不是道德性问题 。发现这些说谎后,应教给他们区分幻想和现实,教给他们用大家公认的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幻想,避免让别人产生误会,把他们幻想的内容当成现实去理解 。如果发现有些年龄较小的孩子用虚构的情景炫耀自己或吸引别人,用不去理睬的办法让其失去说谎的机会;要教育说谎者怎样用自己的努力学习、工作去赢得别人的关注和好感 。
6、习惯性的说谎的矫正
偶发性的说谎没有得到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而形成习惯性说谎矫正起来比较费力 。对习惯性说谎,首先应当启发他们真正认识到说谎的危害,认识解除这种恶习的重要性,使其产生解除这中恶习的强烈愿望 。其次,要消除造成说谎恶习不良外部环境的影响 。再次在他有了戒除恶习的强烈愿望之后 , 与其共同制定一个矫正计划,规定矫正的目标和奖励规则,然后督促其按计划行动 , 不说谎或少说谎了,给予表扬、肯定或适当的奖励;出现说谎时给予惩罚 , 每天总结心理和行动变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一起检查验收,决定奖惩,从而督促受教育者逐渐消除说谎的恶习 。再矫正的过程中可以用“厌恶疗法 ”,在说谎行为发生前自我惩罚 , 超前控制,逐渐减少说谎行为,以至根除恶习 。

说谎者有什么心理_说谎者为什么说谎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