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气滞血瘀的食疗方


治疗气滞血瘀的食疗方

文章插图

治疗气滞血瘀的食疗方
1、治疗气滞血瘀的食疗方
1.1、鲜藕炒木耳
原料:鲜藕片250克,黑木耳10克 。
制作方法:鲜藕洗净连节切片,稍微炒一下;用温水将黑木耳泡软,放入少许调料,略微翻炒即可 。
养生功效:这道菜制作简便,并具有补脾开胃,益气补虚,止血,散淤和血的功效,对气血亏虚、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产后调养等均有益处 。
1.2、山楂红糖包
原料:山楂10克,红糖适量 。
制作方法:方法十分简单,只要将山楂与红糖研磨成馅,做成面粉包子,蒸熟即可 。
养生功效:有利于化饮食,消肉积、痰饮、痞满、吞酸,行结气,化淤血 。
禁忌:山楂红糖包虽然对于血淤体质的人来说是种不错的选择,但胃酸过高者不宜食用 。
【治疗气滞血瘀的食疗方】
2、气滞血瘀的原因有几点
2.1、情绪抑郁、紧张,性格内向,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郁结日久,影响气血运行 。
2.2、嗜食油腻、甜食,血脂过高,或饮食过咸,或饮水不足,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
2.3、气虚、阳虚体质,推动功能减退,导致气血运行迟缓或瘀积 。
2.4、生活环境寒冷,血管长期痉挛,血行迟缓或凝滞于微血管 。
2.5、缺少运动锻炼,心肌收缩力减弱,气血运行迟缓 。
2.6、各种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郁血、水肿、粘连,或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会影响气血运行 。
3、气滞血瘀的中药配方
3.1、柴胡、香附、郁金、当归、川芎、红花、薤白、枳壳、桃仁、参三七、银杏叶等行气、活血药,有助于改善气滞血瘀体质 。
3.2、着名的理气、活血化瘀方剂如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失笑散,应根据气滞血瘀部位不同灵活选用 。
3.3、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可用于心血管瘀阻初起,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服用 。
3.4、胃腹胀痛、嗳气、大便不爽或便秘,可用木香、陈皮、砂仁、槟榔、豆蔻、厚朴、大腹皮、莱菔子、大黄、神曲、山楂、谷麦芽、鸡内金等,或用保和丸、木香槟榔丸行气、止痛、消食、通便 。
气滞血瘀的调理方法
1、改变饮食习惯:喜食油腻厚味、甜食,或摄入过多盐分、饮水不足都会导致血液过分粘稠,最终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血瘀 。
2、多喝水: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使血液中水分减少,导致血粘度增高,血行缓慢 。
3、不宜在寒冷环境逗留:除衣被保暖外,在寒冷环境的时间不宜过久 。冬季室温应不低于摄氏20度 。夏季使用空调降温,室温也不宜过低,一般宜保持在25-26度左右 。
4、泡脚:每天用热水泡浴,有利于改善全身气血运行,如能定期进行药浴、按摩,则效果更好 。
气滞血瘀有哪些症状
1、乳腺增生
当气滞血瘀出现后会引起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躁易怒,两胁下有肿块,有时刺痛不敢触碰,极易造成乳腺增生,发展严重时致乳腺癌 。
2、加速衰老
人体如果长期处于气滞血瘀状态组织就会缺血,细胞会处于“饥饿”状态加快衰老 。
瘀血是五脏之毒,为百病之源 。它是一种失去了新陈代谢能力的血,对人体没有益处,反而会影响正常的血液细胞 。
如果在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而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产生不良作用,加速五脏的衰老,瘀血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皮肤变得粗糙,稍微一碰就会瘀青,疼痛,脸上开始有雀斑,严重者则会引发乳腺癌、肿瘤等威胁人生命的疾病 。

治疗气滞血瘀的食疗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